甘肃经济日报天水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要求,甘谷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立足县域实际,创新工作机制,以提升县域应急救援能力为根本,在协同联动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探索建立了多部门联动联战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

(一)创新实战轮训模式,筑牢基层应急救援根基。按照“实战化”导向,制定下发《全县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工作方案》,依托甘谷县消防救援大队现有设施设备,组建成立联训基地,组织消防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实景化培训和实战化训练。采用“理论授课+实景训练+实操演练”三位一体培训模式,聚焦常见灾害事故特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落实“训前有计划、训中有监督、训后有考核”的闭环机制,开展理论测试与实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通报,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战斗力,有力推进基层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

(二)构建全域联动体系,探索特色应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由应急、工信、公安、住建、交运、水务、卫健、消防、地震、气象等部门及各乡镇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按照“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有序、信息互通”原则和联动响应程序,依托卫星电话、北斗终端和无人机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形成全天候立体监测网络,持续提升气象、水旱、地质、地震、林草、农业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全面整合已有气象、水旱、地质、地震、林草、农业等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协调协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信息共享,形成空地一体、优势互补的协同效能,探索出具有甘谷特色的基层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模式。
(三)规范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协同救援处置效能。在灭火救援等突发事件处置中,充分运用配发的装备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基地化轮训成果,乡镇、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快速响应,与消防实时共享警情,运用山地摩托车、灭火无人机、手抬机动泵、风力灭火机等装备器材,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包括控制灾情、疏散群众、开辟救援通道等,并引导消防救援队伍到场后协同配合开展救援行动,有效提升了乡镇应急救援力量初战联战能力和农村灾害事故处置效率。在无市政水源的农村地区火灾和特种灾害事故现场,各相关单位充分发挥“移动水源供给、特种车辆调集、高空灭火”等职能和装备特长,形成“消防主导、乡镇支撑、多部门联动”协同模式,联动联战效能在实战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验证,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

接下来,甘谷县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聚焦“全灾种、大应急”需求,进一步拓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