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文旅产业迸发活力

 2025/06/24 11:3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日前,记者在白银区街头看到,在白银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设立的咨询台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群众。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讲解“诚信经营”政策和便民举措。

  一位旅行社负责人拿着刚领到的信用评价手册说:“现在诚信等级直接关系企业生存,规范经营后客源更稳了。”

  近年来,白银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通过政务服务改革、信用监管创新、产品供给升级等三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政务服务改革,跑出了审批“加速度”。白银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项目适用告知承诺制的应用,让行政效能显著提升。目前,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1个工作日,较以往提速70%以上。同时,推行“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便利措施,文旅企业开办实现“最多跑一次”。

  信用监管创新,构建出发展“生态圈”。在借鉴甘肃省“信用监管+专项执法”模式的基础上,白银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建立文旅企业信用分级评价体系。依据经营状况、游客评价等维度,将企业分为A、B、C、D四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优良企业给予政策倾斜,A级企业授予“诚信旅游企业”称号并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名单;对失信主体则强化监管,2024年累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20余家(次)。

  产品供给升级,激活了消费“新动能”。在优化服务的同时,白银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深挖文旅资源内涵。今年,申报剪金山旅游风景区、黄河大峡谷等5个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延伸消费链条。

  随着四龙镇“战鼓乐园”迎来首批研学旅行团,孩子们在黄河岸边倾听铿锵有力、激昂磅礴的鼓声,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这个投资1988.57万元的农文旅融合项目,从审批到开业仅用3个月,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

  如今,无论是从黄河岸边的非遗展演,还是到文化馆里的亲子课堂,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沃土上,白银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正当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