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王国静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山丹县的夜色在璀璨灯火中焕发活力。焉支巷子、和谐彩虹街、世博恒太城3大夜间消费地标,以各自独特的魅力,让这座西北小城洋溢着勃勃生机。
走进古色古香的焉支巷子,新中式仿古建筑在暖黄色灯光的映照下韵味十足。“老板,来份炒拨拉和米酒!”市民陈婧和闺蜜刚落座,就迫不及待地点了山丹特色美食。铁鏊子上,羊肝、羊肺等食材搭配洋葱、青椒、蒜苗一同翻炒,滋滋作响间,香气四溢,引得邻桌游客频频侧目。“夏夜漫长,和家人朋友来这儿,既能大快朵颐,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特别解压!”陈婧笑着说。
焉支巷子的美食魅力远不止炒拨拉,热辣鲜香的火锅串串、酸甜的锁锁酸奶、麦香浓郁的山丹馍馍……各色美食琳琅满目,契合不同食客的味蕾。“目前,已有35家商户入驻,通过差异化的经营定位与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起‘食、游、购、娱’全链条文旅消费新场景。”谈及街区发展,焉支巷子负责人王重德言语间满是自豪。凭借多元业态融合,这条古巷已然成为山丹夜经济的热门打卡地。
在这里,烟火气与文艺范儿交织,人气持续高涨。大型舞台上,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民歌民谣婉转悠扬,传统舞蹈灵动飘逸,引得观众频频鼓掌叫好。“我常带着孩子来这儿,一边品尝地道美食,一边观看精彩的文艺节目,心情很舒畅!”市民李红笑着说。据统计,入夏以来,焉支巷子日均客流量达4000人次,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烟火气息吸引着八方来客。
夜幕初垂,和谐彩虹街同样华彩尽绽。整齐排列的美食摊位上,蒸腾的美食香气与食客们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交织;沿街商铺橱窗明亮,特色茶饮、网红小吃香气四溢;手工制作区,小朋友在家人的帮助下,串珠链、绘彩陶,为这场盛夏狂欢注入灵动的文艺底色。“夜市里不仅有垫卷子、拨鱼子、炒拨拉等本地特色美食,还有许多网红小吃,价格实惠,很受大家欢迎。”正在炒制炒拨拉的刘玉珍热情地介绍。
作为山丹首个“城市地标型”购物中心——世博恒太城,则是另一番繁华景象。商场外的夜市烟火升腾,烤肉、麻辣粉、炒海鲜、酸奶、灰豆等美食,引得路人前来品尝。手工饰品、文创好物等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有序,摊主们热情地招呼顾客,在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间,市井烟火气十足。
为全面提升市民游客夜间消费体验,山丹县细化管理举措,不断加强夜市市场秩序、食品安全监管和餐饮油烟治理,确保夜市经营秩序稳定、食品安全可靠、餐饮油烟达标排放。“我们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大价格管理、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油烟净化设备等方面的市场检查力度,切实为市民游客营造安全、有序、舒适的夜市消费环境。”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孔加旭说。同时,该县紧扣夏夜治安特点,创新推行“夜间警务”模式,构建“定点值守+步行巡查+车辆巡逻+无人机监测”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有效提升夏夜治安管控能力,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生活环境。
近年来,山丹县紧扣消费市场需求,以场景升级、模式创新、政策赋能为抓手,科学规划夜间消费版图,深度融合特色餐饮、文创特产展销、儿童娱乐、百货购物等业态,全面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