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项目建设“满弓劲发”

 2025/06/26 09:4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沈博琼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沈博琼 通讯员 史珊

盛夏时节的环县大地,机械轰鸣声奏响发展强音,焊花飞溅点燃奋斗激情。从煤矿疏干水变废为宝的“水重生”工程,到千万千瓦级风光项目勾勒的“绿电矩阵”,再到羊粪转化为有机肥的“循环密码”,这座地处黄土高原的县城正以“满弓劲发”之势,推动一个个项目如春笋破土般蓬勃生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调相机主体脚手架搭设(华能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

一滴水的“涅槃之路”:

当工业废水遇见生态智慧

在刘园子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一台22吨羊角碾机正凭借独特的凸轮设计,将坝体填料层层压实。8公里长的引水管线如银龙般盘绕山间,两座2000立方米的调蓄水池已初具规模,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在边坡上紧张有序地作业。

“看这土样,压实度必须达到97%才算合格。”试验检测员张帆手持环刀取样器,在坝体表面精准划出十字取样区,随后干净利落地垂直砸入土层。“每个作业面至少要取5个点,数据必须实时上传系统。”在一旁的导流管安装区,330米长的管道已深埋地下,5690米高压旋喷桩宛如钢筋铁骨,构筑起坚固的防渗墙。

作为甘肃省首个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施工现场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制。项目部副经理李宪洲指着施工平面图介绍:“目前已完成126万立方米土方开挖,35台机械同时运转,130余名工人坚守在各个工序岗位上。”该项目设计年处理疏干水200万立方米,不仅能有效解决矿区水污染问题,更能将“废水”转化为“活水”,润泽环县干涸的土地。

环县刘园子煤矿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施工现场

绿电矩阵的“陇东引擎”:

千万千瓦级风光项目点亮未来

华能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F1区块,330千伏升压站内,储能电池舱如钢铁方阵整齐排列。技术人员俯身电缆沟,专注进行线路敷设;主变压器旁,工程师手持激光测距仪校准接线角度;远处起重机将30米长钢梁精准吊装至钢结构厂房。

“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储能舱体全部就位,6月底必须完成并网试验。”施工负责人齐宇文的对讲机里,各工区进度汇报此起彼伏。该项目规划面积433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462.3兆瓦,风电叶片于山巅旋转如银色风车,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核心板块,其配套的330千伏升压站将通过3回出线接入陇电入鲁特高压线路。

“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超14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万吨。”环县工信局副局长安有旺望着沙盘上的项目分布图,难掩自豪之情。

压路机在压实路基(环县刘园子煤矿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

羊粪里的“黄金密码”:

20万吨废弃物织就循环经济网

在环县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翻抛发酵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轨道上,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巨型翻抛机。“这台设备能让羊粪发酵效率翻倍提升。”技术负责人李志龙一边介绍,一边转动着造粒机的调控旋钮,转眼间,一颗颗均匀的有机肥颗粒便顺着传送带滚落而下,仿佛是从羊粪中诞生的“黑金”。据悉,总投资6000万元的项目即将在6月底迎来带料调试,届时,20万吨羊粪将在这里完成“变废为宝”的神奇蜕变。

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俊民给记者算了一笔清晰的生态经济账:“养殖户每吨羊粪能增收150元至200元,5万吨有机肥还能替代化肥。”这一项目意义深远,不仅有效解决了养殖污染这一长期困扰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能让几十万亩耕地告别“亚健康”状态,重新焕发生机。

走进覆膜发酵区,黑色的膜下正悄然进行着微生物分解的奇妙反应。这些经过处理的“土地营养品”,未来将被送往环县各个种植区。至此,“养殖—废弃物—种植”的闭环产业链得以形成,环县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书写了新的篇章。

项目建设“满弓劲发”:

80个重点工程托起发展新高度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今年环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965.2亿元。截至5月底,49个项目已开复工,完成投资41.1亿元。从刘园子煤矿的水处理车间到华能风光项目的升压站,从有机肥厂的发酵罐到各个乡村振兴项目现场,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灌着这片热土。

当夕阳为环县的山峦镀上金边,刘园子煤矿的坝体上仍有测量员打着手电校准标高,风光项目的储能舱内灯光如昼,有机肥厂的调试车间传来机器运转的嗡鸣——这是环县以项目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