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蒙建华
盛夏时节,“紫荆英才”活动走进庄浪县水洛镇马铃薯脱毒种苗种薯快繁基地与永宁镇马铃薯育种科研创新基地,为当地支柱产业注入澎湃科技动能。

水洛镇李碾村的马铃薯主食化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占地220亩,总投资3000万元。依托国家产业集群、东西部协作及涉农资金,基地建成脱毒苗组培中心、原原种繁育智能温室、种薯贮藏库等一流设施,配备组培设备1.2万台(件)、农机具30台及200亩水肥一体防虫网棚,科技感十足。
基地年可扩繁脱毒瓶苗100万株,生产原原种300万粒、原种350吨,不仅保障本县及周边种薯需求,更构建起标准化繁育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芯片库”。
活动中,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站长吕汰率队深入田间,开展“零距离”指导,农户们实际问题迎刃而解,信心倍增。种植大户苏鹏鹏高兴地说:“专家手把手教技术,从种植到防病,讲得十分透彻,回去就带大伙干,让技术变收成!”

农技人员柳晓龙感慨道:“专家指导刷新了我们对品种选育的认知。我们将按专家指导的方式,全力培育适合本地的当家品种!精准把脉为当地育种按下‘加速键’。”
作为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吕汰明确帮扶重点:引优种,驱动升级;推良法,提升水平;强队伍,培育骨干。从实验室到田间,多层次科技支撑正助推庄浪马铃薯产业向高质效跃升。
作为甘肃十大马铃薯强县之一,马铃薯产业是庄浪乡村振兴的“金扁担”。“紫荆英才”活动以科技为引擎,为产业插上腾飞之翼,为经济腾飞和农民增收筑牢根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