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苏海琴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从繁忙的养护作业现场到街头巷尾的宣传角落,“安全生产月”活动如春风化雨般落地生根,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单位通过各类特色活动共同绘制出一幅平安公路的绚丽画卷,为公路安全保障注入全新动能。

人人讲安全,让安全认知扎根心底
“人人讲安全”的核心是让安全认知深植于心。“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公路系统精心谋划、细致安排,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饱满、踊跃响应,推动安全知识讲座、警示教育、技能竞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展“一把手讲安全”培训,聚焦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等内容,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带头学知识、作宣讲、抓落实,推动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实现安全责任层层压实、传导,让职工明晰责任、不敢懈怠。

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依托“钉钉直通车”小课堂,开展“火眼金睛一起来找茬”风险隐患辨识培训。参训人员纷纷化身“安全侦探”沉浸式“找茬”。这种新颖的培训方式,不仅增强了活动趣味性和职工参与度,更切实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隐患辨识能力及风险防控意识。

“安全生产月”期间,众多单位组织职工观看真实案例视频,以触目惊心的教训敲响安全警钟,让“生命至上”的理念牢牢根植于每个人内心。
个个会应急,实战演练中提升处置能力
公路养护工作复杂且责任重大,能否对各类突发事件快速、有效响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单位组织开展了水毁抢险、火灾应急疏散、地震逃生、作业区车辆闯入等多场景应急演练。让干部职工在模拟实战中锻炼应急技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在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举办的2025年汛期公路应急抢险作业演练现场,随着“西侧封闭,东侧警戒”指令下达,安全警戒组迅速行动,布置警示桶、爆闪灯;交警、路政部门配合,出动警车封闭交通并引导社会车辆绕行;医疗救护组驾驶救护车5分钟内完成伤员转移,10分钟内完成被困车辆转移。整个演练环节衔接紧密、配合默契,彰显了“一点触发、全网响应”的高效处置效能。

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扣主题,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活动。理论课堂上,专业讲师以典型火情案例解析办公与居家环境安全隐患,传授火灾扑救、逃生路线识别、消防器械操作等要点;实战演练中,警报拉响后,干部职工按预案用湿巾捂口鼻、俯身撤离,迅速完成安全疏散。
排查安全隐患,科技赋能精准防控
排查身边安全隐患,关键在于精细行动。各单位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持续开展汛期、暑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公路高填深挖、陡坡路堤、不良地质等重点路段边坡,以及自然灾害影响区域的公路桥梁、涉水路面、过水涵洞等重点领域、点位进行拉网式细致排查。
各单位鼓励全员参与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切实织密安全防护网。“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公路系统累计排查整治风险隐患143处。

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运用“无人机+AI”技术完成对刘家峡大桥、祁家黄河大桥的巡检工作。通过AI病害样本快速对比,精准识别桥梁钢结构锈蚀、缆索高位损伤等隐患,效率较传统人工识别提升4倍以上,让隐患排查更智慧、精准、高效。
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智能安全帽”为依托,在养护作业现场通过科技手段压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管力度、规范人员行为,为安全生产筑牢科技防线。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全省公路系统将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秉持“收官不落幕,安全不止步”的理念,推动安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夯实安全基础,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群众打造安全便捷的公路出行环境,让安全之花绽放在公路养护事业的征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公路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