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育栋梁 五育花开谱新章——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高质量发展掠影

 2025/07/03 12:5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刘峰 张新胜

  □刘峰 张新胜

  晨曦初露,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的校园已然苏醒。教室里,学生们捧书早读,清脆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操场上,武术操整齐划一,少年们身姿矫健;实验室中,科学探究热烈开展,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通和初级中学创建于1999年,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225人,教职工198人,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104人,二级教师29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园丁奖”获得者2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10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8人;市级功勋教师1人;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76人。这所走过26载春秋的学校,宛如一座蓬勃生长的教育花园,处处洋溢着活力与希望,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

  在通渭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引下,通和初级中学全面落实全县教育工作“1346”思路举措,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发展”为抓手,秉持“博文约礼、果行育德”之校训,围绕学校确立的“13711”工作思路深耕细作。从省特级教师领衔的师资方阵,到连年攀升的教学成果;从书香四溢的校园文化,到多元绽放的五育实践,学校正以奋进之姿,书写着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师德筑基 打造精良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是教育的灵魂。通和初级中学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各类会议常态化开展师德提醒与警醒教育,每月组织专项学习,定期举办警示教育活动,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入脑入心。严格的考勤制度,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教学环境。

  教研赋能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以教研为突破口,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六大教研”活动蓬勃开展,6个大教研组与27个学科教研组协同发力,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示范课等多样化课堂形式,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学互鉴。学科教研基地与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机制,邀请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让教育智慧代代传承,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学校积极探索“3+3+3+N”校本教研模式,在师资培养、人工智能与校本教研融合等方面成绩斐然。 

  严管精研 夯实学生学业根基

  教学常规是教育质量的基石。通和初级中学实施周前备课签字、作业教案周抽查月检查制度,强化“三级查课”机制,确保教学环节扎实落地。针对考风考纪、成绩分析与教学研讨,学校形成了一套严谨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横向对比同班不同学科、纵向对比同科不同班级,找准教学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减少考试测试,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以标准考场模式、网上统一阅卷,助力薄弱学科质量稳步提升,为学生学业发展筑牢根基。

  科学备考 护航学子逐梦中考

  “一年中考三年抓”的理念贯穿通和初级中学教学始终。在九年级备考阶段,学校抓实三轮复习,从基础知识巩固到专题强化,再到全真模拟,层层递进提升学生应考能力。通过精准分析学情、研读考纲,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同时,注重激励教育,以《质量过程性管控方案》为依托,落实捆绑式考核,凝聚教师、家长、学生多方合力,为学生冲刺中考保驾护航,全力提升普通高中录取率与全科合格率。

  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和初级中学始终坚持五育融合发展理念。健身操、足球操、武术等特色大课间活动,让校园充满活力;音乐、书法等18个社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法治与安全教育,通过家校联动,共同守护学生成长。深入开展读书行动,让书香浸润校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品格。

  “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事业。”通和初级中学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深耕教育沃土,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五育融合,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