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落地生金 撑起发展“脊梁”——平凉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观察

 2025/07/03 13:4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史维轩

  □ 史维轩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盛夏时节,走进平凉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重点项目建设正酣,招商引资项目投产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热火朝天的建设与生产场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奋进画卷。

  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产业、抓转型、抓发展。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展现的是平凉市各县(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与创新突破;一个个项目的茁壮成长,为平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45亿元造纸基地正式投产

  2025年5月10日,甘肃雨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台纸机同时启动,洁白的纸卷在流水线上飞旋——这个总投资45亿元的西北造纸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崇信县从陇东煤城向“西北纸都”的华丽转身。

  甘肃雨森项目作为雨森集团第三大生产基地在西北市场的规划布局,项目概算总投资45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将建成年产3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线、年产20万吨包装纸生产线和4万吨非织布(无纺布)生产线,同时配套实施热电联产项目。

甘肃雨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料车间。 王玉 摄

  “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都没有规模化的原纸生产基地。”甘肃雨森行政总监王帅道出项目布局初衷。甘肃雨森落户崇信县,正是看中其18.8亿吨煤炭储量和72亿千瓦时火电产能转化的工业蒸汽优势——这些蒸汽正是造纸的核心命脉。

  产业布局与链式发展正重塑县域经济新版图。在崇信县,印着“雨森”商标的原纸不断下线,一场产业变革在陇东大地上展开。这一场景的背后,是崇信县以招商“加速度”与服务“暖温度”奏响的营商强音。

  “企业营利,崇信发展。”保定雨森集团总经理苏马力对此深有体会。该项目2023年2月签约,同年6月正式开工,2025年1月后加工生产线投入试生产,5月份4台高端生活用纸机同步开机。项目建设速度的背后,是崇信县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的具体体现。

  崇信县政府及工业集中区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小组、一套推进措施”的服务机制。项目推进过程中,县级干部带队驻点,全程跟踪推进,解决用工、融资、用能等关键需求,累计协调解决问题57项;县工业集中区组建工作专班帮办代办领办项目前期手续,积极协调迁改地下及地上错综复杂的管网,解决项目用水用电等困难问题。正是这样的“崇信温度”,让综合办公楼从基础开挖到封顶仅用50天。

  项目从环评阶段起,坚守环保红线:木浆100%从俄罗斯、巴西进口,采用芬兰维美德新月型纸机;配套的宏泰热电项目采用超低排放技术,污水处理执行最严标准。

  与此同时,在第七届甘肃·崇信发展大会暨纸制品产业招商大会上,生活用纸深加工、彩印包装生产基地等6个配套项目同步签约,形成了从原纸生产到终端包装的完整链条,全力打造纸业集群,构建立足西北、辐射中亚的纸制品产业生态圈。

  甘肃雨森项目对崇信县而言,承载着远超一个工厂的期许。“这一项目为崇信县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依靠煤炭资源单一发展的困局。”崇信县主要领导坦言,配套的热电联产项目,在为雨森项目稳定供热之余,将惠及铜城片区居民供暖,形成多赢格局。

  伴随着甘肃雨森项目一期的建成投产,在崇信工业集中区,3栋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加快建设,孕育着纸制品产业链上的新锐企业。“目前园区引进重点企业28户,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崇信县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小鹏翻开招商图谱:投入3.6亿元完善园区供水、污水处理等硬件设施,跨境电商园打通出口通道……雨森二期、三期生产线正加速规划。

  从煤电独大到轻工崛起的产业重构,崇信用行动诠释了“企业营利,地方发展”的双赢哲学。

  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

  立足自身优势,聚焦制造业开展招商引资,静宁县成功引进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50万辆汽车座椅头枕及扶手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重庆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乘用车座椅头枕、座椅扶手及内饰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先进的创新设计理念、精湛的生产制造技术、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及卓越的客户服务,已成为业内少数能同时满足欧系、美系、日系及自主品牌等整车厂家需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与安道拓、李尔、佛吉亚、延锋、吉利、比亚迪等知名座椅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全国设立子公司及客户服务站,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生产、物流与营销网络。

缝纫车间增设50台缝纫设备,将实现产能与就业“双扩容”。 周雅婷 摄

  走进静宁工业园区豪斯特汽车座椅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卷卷皮料经过制版、剪裁、缝纫、熨烫、品检等工序,变成精致的汽车头枕,整齐排列在货架上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目前我们供应比亚迪西安工厂、吉利西安工厂及宝鸡工厂,每天出货量约3000单到5000单。”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龙说。

  豪斯特静宁项目是静宁县招商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2000万元,在静宁工业园区租赁四层10000平方米厂房,采购热风机、机床等设备建设生产线,目前已投产运行。2024年11月底投产至今,产值达2200万元。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今年年初该公司成功获得吉利和比亚迪5款车型的项目订单。

  豪斯特(静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欧阳说:“公司计划追加1200万元投资,新建裸泡流水线、新增缝纫机50台及汽车内饰包覆件项目,预计今年7月中旬投产。投产后将新增就业岗位160人,产能从日产1万只提升至2.5万只。”

  企业落地静宁县,有力优化了当地就业环境,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自从公司成立,我就在这里上班。环境好,待遇好,离家近,照顾孩子方便。”车间工人王芸说。

  为确保汽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静宁县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服务。从项目签约到投产,政府部门全程跟进解决问题,展现“静宁速度”与“静宁温度”,让企业安心发展。“我们将秉持‘保姆式’服务理念,完善项目全周期保障机制,力争引进更多汽配产业链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静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拴理表示。

  近年来,静宁县精准把握产业升级机遇,锚定汽车配件产业新赛道,以有力举措推动工业发展,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

  小编织袋“织”就“灵台制造”

  传统农业县灵台县拥有了自己的制造产业。走进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自动化流水线高速运转,编织机里白丝高速穿梭,经拉丝、覆膜、印刷、裁剪等工序,崭新的编织袋被打包入库,蜕变为规格统一的成品。车间外,满载成品的货车笛声阵阵,载着“灵台制造”奔向全国,勾勒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我们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灵台,从设备安装到投产仅用30天。从考察、签约、招工到投产,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政策兑现快、效率高,真切感受到‘灵台速度’。”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莲感慨道。

  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0月,2025年2月15日试生产,4月正式投产,现有员工75人。截至5月底,生产编织袋458.5吨、柔性集装箱袋217.48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49万元。预计今年可生产编织袋3000万条、柔性集装箱袋40万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0万元,纳税约200万元。

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编织袋生产线一角。 李欢 摄

  从项目签约到设备安装,从员工培训到正式投产,灵台县为三力明塑业组建的“项目管家”团队全程驻点服务,仅用4个月实现从“纸上蓝图”到“满产达效”的跨越,诠释着“灵台速度”。

  近年来,灵台县以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和精准服务推动包装产业发展,在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内通过减免厂房租金、完善基础设施等“一企一策”措施,吸引三力明塑业等多家企业入驻,构建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包装产业既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也是民生就业的“稳定器”。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为当地群众铺就“出家门、进厂门”的就业路,碑子沟社区居民赵俊梅便是受益者。从家中老人孩子无人照料、辗转异乡的打工者到实现家门口就业,招商引资项目给赵俊梅的生活带来巨变。“以前在外务工上夜班,现在5分钟到岗,下班辅导孩子作业、照顾老人两不误。”赵俊梅在缝纫机前说道。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

  在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数据勾勒出富民强县的新图景,这里将形成涵盖纸箱生产、环保包装、印刷设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吸引十余家果品、食品、药品包装企业入驻,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从项目签约到投产的“灵台速度”,到政策兑现、服务保障的全周期跟进,从建设现场的机器轰鸣到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从招商规划图到高质量发展实景画,从营商环境优化到群众增收,灵台县正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更强保障,推动更多企业落地,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合成生物研发生产基地启航

甘肃量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医药原料绿色制造项目。 (平凉工业园区招商和融资促进局供图)

  “一期项目2024年5月开工,总投资1.2亿元,占地60亩,至12月历时200天建成运行。目前已完成设备工艺调试,产能满负荷,具备年产1.2万吨蛋白酶、芽孢杆菌制剂的能力。截至2025年5月底,产值2894万元,营收2318万元。”甘肃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宇说。

  开足马力忙生产,铆足干劲开新局。走进甘肃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忙碌穿梭,机器轰鸣,呈现出抢时间、争速度的繁忙生产景象。

  在第30届兰洽会上签约的甘肃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制剂及合成生物制造项目,是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重点招商项目,由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500亩,依托国维公司玉米淀粉、玉米浆、葡萄糖为主要原料,以华能电厂工业蒸汽为核心要素;采用精选微生物菌株,经液体深层发酵、喷雾干燥、混粉包装等工艺制备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及合成生物制品,用于饲料原料、动物保健、健康种植、土壤改良、医药原料等领域,与益海嘉里、双汇集团等行业龙头建立稳固销售关系。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投资1.2亿元,占地60亩,建设年产2万吨微生物菌剂生产线,目前处于带料试运行阶段,今年二季度实现入规纳统,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目前主要生产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销售订单源源不断,市场需求极大。”陈晓宇介绍,今年公司计划年产能达1.4万吨,产值1.3亿元,利税3000万元,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公司将凭借技术和干劲,继续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在生物科技领域创造辉煌。”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二期年产5000吨液体酶制剂生产线正在规划。在“十五五”期间,公司将陆续建成生物医药中间体、精品氨基酸、合成生物CDMO产业园等项目,预计年产值18亿元,上缴税收9000万元,打造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合成生物研发生产基地。

灵台电厂(灵台县招商服务中心供图)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具吸引力。平凉市将以久久为功的定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举措、更饱满的热情,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