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蔡崇敏
夏日清晨,华亭市砚峡乡曹家沟村,此起彼伏的蜂鸣声打破山野宁静。放眼望去,300余个蜂箱整齐排列,成群蜜蜂穿梭在漫山遍野的山花丛中,一派“繁忙”景象。
曾几何时,中蜂养殖在华亭市砚峡乡仅是村民房前屋后的“小打小闹”。这里森林覆盖率超75%,野山花四季绽放,养蜂条件得天独厚,但因缺乏技术和市场渠道,全乡中蜂存栏量长期不足200群。

“以前自己摸索着养,蜜蜂容易生病,产的蜜也卖不上价。”蜂农何银喜回忆过往,不住摇头。
近年来,砚峡乡将中蜂养殖列为特色主导产业,打出“政策+技术+市场”组合拳。从宁夏引进优质蜂种,邀请专家开展“一对一”技术培训,组织养殖户赴陇南、陕西等地取经……一系列举措推动中蜂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里不仅免费提供蜂箱,还定期派技术员教我们防治病虫害,现在蜜蜂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何银喜说。

随着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砚峡乡开始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这是集蜂蜜加工、手工皂生产、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甜蜜综合体。”曹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辛婷婷介绍,为提升产品附加值,砚峡乡正集中建设中蜂产品深加工基地。目前,加工车间已建设完成,展厅正在布设中。曾经藏在深山的“小蜜蜂”,正通过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成为群众的“致富蜂”,酿出乡村振兴的“幸福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