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苏海琴 通讯员桑源)7月2日晚至7月4日15时30分,陇南境内出现持续降雨天气。数据显示,降水累积量超过250毫米的监测站达6个,其中武都区裕河站降雨量最高,达311.0毫米。本轮强降雨致使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管养的11条国省干线公路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累计造成道路阻断21处,武都、康县、文县等地道路受损尤为严重。经抢险队伍连续奋战,目前已抢通受阻道路18处,其余3处阻断路段的抢险工作仍在紧张推进中。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汛期工作部署,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响应,实时监测辖区道路受损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项抢险工作专班,全面展开水毁抢险工作。抢险现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轰鸣作业,抢险人员争分夺秒清理塌方土石、加固受损路基,并抢通临时便道;抢险人员同步修复损坏的防护设施,设置警示标志,保障车辆安全通行。


截至7月4日16时,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累计投入抢险人员878人次、机械设备345台(班)。针对省道206线K15+700-800、K80+300两处洪水淹没路段,已完成安全警示标志设置;针对K99+400路面塌陷路段,联合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临时封闭G75武罐高速下行线和省道206线,并调配6台大型机械、15台自卸车辆,借道高速公路开展冲毁路基回填作业。


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严格落实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要求,强化与气象、公安交警、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准研判防汛形势,加大重点路段巡查力度,持续推进抢险保畅工作,全力保障辖养道路安全畅通。同时,该中心将保持高度戒备,科学调配抢险人员、物资及设备,细化防汛保畅措施,以战时状态做好应对突发重大公路险情灾情的应急准备,为群众安全出行筑牢防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