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苏海琴 通讯员 桑源)记者从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截至7月5日12时,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指导调度下,该中心昼夜鏖战、逆行冲锋,成功抢通省道206线K99+400段(武都区枫相乡强家湾村)受损道路,标志着陇南11条受损国省干线公路全部抢通。

7月2日至7月5日,陇南境内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市有7个观测点降雨量超过250毫米,116个观测点超过100毫米,其中武都区裕河降雨量达313.2毫米。受强降雨影响,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管养的11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不同程度发生塌方、泥石流、洪水漫上路面等地质灾害,造成交通阻断23处。

面对强降雨带来的险情,省交通运输厅迅速启动行业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3日9时将响应等级提升至Ⅲ级。7月4日,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赶赴陇南公路灾毁第一线,详细了解公路受损情况,现场督导水毁抢险工作。灾害发生后,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吹响水毁路段抢险“集结号”,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坚持抢“通”为先、保“畅”为要,在确保抢修速度、完成质量、安全管控并重的前提下,全力抢险。截至7月5日12时,累计投入人员1095人次、机械设备431台(班)。

面对省道206线K99+400段路面塌陷问题,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先对兰海高速下行线进行封闭,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随后,集结装载机、挖掘机等96台(班)大型机械设备以及320人次专业抢险人员,对冲毁路段进行回填。

针对湍急水流冲刷形成的悬空路基以及泥泞湿滑的作业环境,抢险队伍采取‘借道高速、多点作业’的施工方案。一方面,同步开展路基清淤、边坡加固、土方回填,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另一方面,安排技术人员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性,以便科学调整施工方案。抢险队伍克服夜间照明不足、连续作战疲劳等困难,争分夺秒推进抢修进度。

经过48小时不间断奋战,截至7月5日12时,该路段累计完成土方回填1.5万立方米、摆放三角锥18个、使用吨袋100个,受损路段主体结构修复完成并通过安全评估,正式完成便道施工,恢复了通行能力。至此,陇南境内11条国省干线公路全部抢通,部分水毁路段采取便道通行措施,交通秩序平稳有序。

气象部门预报,7月5日至7月10日,陇南市仍有降雨天气。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严格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发展中心防汛保畅工作部署,认真贯彻“三管三应三落实”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准研判防汛形势,强化与“一路多方”单位的协同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大特殊天气公路巡查频次,以战时状态持续做好排危保畅工作,科学应对突发重大公路险情灾情,确保辖养道路安全、畅通。
(图片均来源: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