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通渭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丁陆军 通讯员 苟亚龙)近期,通渭县义岗镇东南村在供水管网巡查中,供水管理人员发现村内供水管道突发破裂,随即按程序上报县农村供水服务公司。接到报修信息后,承保机构迅速响应,当日即派专业查勘人员赴现场开展定损工作。经核查确认,该受损管道已纳入农村供水保险保障范畴。在多方协同推进下,从故障报接到完成理赔仅耗时3个工作日,2万元理赔资金顺利拨付至村集体账户,专项用于受损管网修复及村民损失补偿。东南村村民李某在验收修复工程时表示:“理赔流程高效规范,切实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通渭县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居民用水困难的局面。但随着供水管网使用年限增长,管道老化引发的财产损失、民事纠纷及信访问题日益凸显。为构建农村供水长效管护机制,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部门联合保险机构,创新推行农村供水“全网保险”模式。该模式采用分级投保机制,由县农村供水服务公司负责干支管网保险、村集体承担村社管网投保、用水户自主选择户内设施参保,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的风险共担体系,为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根据保险方案设计,用水户年度保费标准为每户15元,可享受最高5万元财产损失保障及1万元第三者责任保障,全面覆盖管道破裂引发的房屋损毁、邻里纠纷等风险。自2021年该机制实施以来,通渭县累计处理理赔案件1595件,支付保险金400万元,有效降低了居民因供水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对防范因水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数据显示,该机制实施后,涉水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76%,供水设施巡检维护机制持续优化,全县供水漏损率下降30个百分点,供水保障率提升至98%,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护、受益的良性循环。
该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据保险理赔数据,科学制定老旧管网改造计划,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农村供水保险覆盖面,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