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杨敏 贾莉
法治宣传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近年来,庆阳市环县人民检察院紧扣“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创新构建“领导带头示范、专业力量联动、高效履职融合、形式多维创新”的四维联动普法工作体系,将法治声音传递至城乡每个角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激活普法新常态
“面对校园欺凌,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6月13日,环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殷翠萍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环县五中,围绕“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开展“以案四说”(说法理、说危害、说防范、说人生)。她结合辖区真实案例演示“三步应对法”,推动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法治教育”双机制,现场学生纷纷表示“原来法治就在身边”。
环县人民检察院将普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以领导带头示范激活普法常态。13名检察官受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形成“领导带头讲、全员参与讲”的工作格局。
同时,环县人民检察院打破“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与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公安等多家单位建立普法联动机制,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强制报告制度等主题开展专项宣传20余次,覆盖群众1.5万余人次,形成“检察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靶向施策解民忧
今年4月,环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村民石某某故意伤害案时,承办检察官发现这起亲属纠纷源于十余年的积怨。通过运用“刑事和解+多元调解+普法教育”机制,围绕刑事诉讼和解,向双方阐明法律责任。5月9日,承办检察官深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民法典“相邻关系”条款开展专题普法,引导村民形成“互谅互让、团结互助、以法相处”的邻里观念。同时,联合当地调解委员会,为双方当事人搭建沟通和解的平台。最终,在矛盾调解和普法教育双重作用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环县人民检察院紧扣群众关切,将普法融入司法办案全流程,三年来,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刑事和解32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24件,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基层治理生态。
打造矩阵增活力
环县人民检察院构建“线上+线下”“静态+动态”立体化普法体系,三年来组织检察开放日、模拟法庭、送法“四进”(即送法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60余场。打造“环检说法”普法品牌,制作《谨防班级群里的“假”老师》《看似躺赚,实则躺枪的高薪兼职,检察官带你来破“局”》等短视频22部,单条最高点击量达3万次,形成“指尖上的法治课堂”。
“扮演检察官让我真正理解法律的严肃。”2023年5月22日,环县一中19名学生在检察院的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沉浸式体验司法审判流程。这种“情景式”普法模式成为环县检察院创新普法的缩影。
从校园课堂到企业车间,从城镇社区到乡村地头,环县人民检察院以“四维联动”普法模式,让法治理念深植人心。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普法品牌建设,紧扣基层治理需求拓展普法阵地,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检察保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