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发布理赔半年报,赔付件数超1200万件,赔付金额超300亿元

 2025/07/14 12:07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理赔服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赔付金额超302亿元,获赔率99.6%,稳居行业前列。

  以理赔为笔 绘制普惠保险蓝图

  中国人寿高度重视多元群体理赔服务需求,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老年群体、残疾群体等特定人群提供暖心服务体验,让保险大爱深入人心。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79亿元;服务残疾客户超5.3万人次,赔付金额超8800万元;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36亿元,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后盾。

  以科技为翼 开创数字保险新篇

  本年度,中国人寿创新推出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在部分省市试点医保数据赋能商保理赔,打通了医保和商保之间的数据与服务壁垒,实现医保商保同步结算,为客户提供免资料、无需申请的一站式直赔服务,试点地区医保快赔案件无人工干预率超25%,切实改善客户体验。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持续深化理赔直付服务,赔案量超391万件,赔付金额超21.3亿元,为客户带来“零感”服务。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量超200万件,中国人寿用心打造“免报案+免交费+免资料”的极致无感服务。理赔直付是将医疗数据与保险理赔服务场景深度融合,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获取客户诊疗数据,为客户提供赔案快速处理、保险金快速给付的新型理赔服务模式。

理赔直付为客户带来“零感”服务。

  此外,该公司推出医疗电子发票在理赔环节的应用,实现电子发票变数据,理赔服务从被动变主动。2025年上半年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赔付金额46亿元,整体赔付时效仅0.3天。

电子发票理赔以高效数据提升理赔质效。

  以温暖服务 践行保障民生初心

  理赔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赔规模上,更体现在理赔温度上。中国人寿始终用真情服务客户,响应人民的殷切期盼,持续打造“快捷、温暖”的理赔服务品牌,用行动践行保险使命。

  该公司持续打造涵盖“三大”场景的理赔预付服务。2025年上半年,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该服务打破传统理赔流程,前置付款环节,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理赔预付提前赔”服务。

  此外,该公司持续推动“重疾一日赔”服务,为更多客户更快地送去保险关爱。目前,“重疾一日赔”服务覆盖了重疾赔付中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和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符合条件的赔案,一日内可完成理赔处理。2025年上半年,“重疾一日赔”赔付件数近11.4万件,赔付金额超51.7亿元。

“重大疾病一日赔”服务。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还积极响应了超60件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有序开展各项理赔服务,为每一位因暴雨、火灾、交通事故等灾害事故受困的客户送上温暖关怀,用专业和温情筑起抗击灾难的“长城”。

  数字引航 洞察赔付背后的趋势

  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水平仍有提升空间。2025年上半年,重疾件均赔付金额约4万元,相较于高昂的治疗费用,重疾险保障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从性别维度看,男性赔付件数占比43%,女性占比57%,其中肺恶性肿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在男性、女性中均为高发癌症,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风险、妥善治疗,并配置合理保障,为自己和家庭护航;从年龄维度看,青少年高发癌症为白血病,中青年以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主,老年人则以肺恶性肿瘤高发,需重点关注。

  未成年人需关注暑期意外风险防范。经分析近3年暑期理赔数据,“被动物伤害”和“摔伤”是未成年人最高发的意外医疗出险原因,占总量约80%。建议家长向孩子普及动物防范知识,引导孩子争做“安全小卫士”;若不慎被动物咬伤,应立即送医。同时,暑期带孩子户外游玩时,需选择安全平坦的场地,避免前往存在坑洼、陡坡等危险地形的区域。此外,近3年暑期理赔数据显示,“意外溺水或水灾”是未成年人最高发的意外身故出险原因,占总量约60%。

  理赔半年报中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寿陪伴客户走过的风雨历程,是该公司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见证。该公司表示,未来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简捷、品质、温暖的保险服务,倾情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稿件来源:中国人寿)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寿险理赔服务报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