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近日,记者来到永登县七山乡鱼盆村,在永登县鱼盆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的秸秆储存棚内看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调试新购置的打包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为即将到来的秸秆收储旺季做足准备。
永登县位于我省中部、兰州市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作为农业大县,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101万亩,其中2024年玉米播种面积17.9万亩,小麦播种面积21.7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41万头、86.4万只、43.3万头。在此背景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以来,永登县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采用“先建后补”模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七山乡、通远镇等4个乡镇的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新建和扩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站5处,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秸秆收储网络体系。
在七山乡鱼盆村,合作社正加快完善秸秆收储设施;中堡镇清水河村的永登县耕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了秸秆打捆机、抓草机等专业设备,建成后年新增收储能力0.2万吨;通远镇晓林村的永登县铭扬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的收储运站即将投入使用;中堡镇塘土湾村的甘肃鑫明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扩建,年新增收储能力达0.5万吨;连城镇浪排村的永登县一霄养殖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也在加紧建设新的收储运站。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全县秸秆收集转运能力,为秸秆燃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在生物质燃料推广方面,永登县选择大同镇南同村、北同村等村开展示范建设,计划为281户农户安装生物质水暖锅炉等新型取暖设备,实现秸秆成型燃料替代传统燃煤。龙泉寺镇碱柴井村的永登东山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作为本地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0.7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永登、皋兰、兰州新区等地。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企业+农户”的订单式产销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为确保项目科学实施,永登县还将同步开展农作物草谷比及秸秆可收集系数调查测算、绩效考核及宣传培训等工作,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永登县农村能源服务工作站站长刘波介绍,项目建成后,全县参与项目的市场主体秸秆收储运站收储能力将从3.1万吨提升至4.5万吨,年秸秆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将带动形成秸秆收储打包、成型燃料加工、户用生物质炉具配套等完整产业链,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为全县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