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在天祝县天堂镇,一片片中药材田铺展在山间地头,羌活、赤芍等药材长势正旺。曾经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天堂镇,如今循着药材的清香,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特色中药材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更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以前种粮食,收入总上不去。2023年,中药材价格看涨,我把9亩地全改种了药材,效益真不错!”天祝县天堂镇查干村村委会副主任东寿昌算起收益,满脸笑容,“去年卖了3亩地的药材,收入近6万元。我们这里的土壤适合药材生长,田间管理也省心,只要把药材晒干,收购的老板就上门来收,压根不用愁销路。”
东寿昌的喜悦,是查干村乃至整个天堂镇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天堂镇查干村党支部书记雷发云给记者算了一笔全村“增收账”:“全村1880亩耕地中,1500亩左右种上了羌活、赤芍、当归等中药材。这几年药材价格稳中有升,前几年每公斤40多元,去年涨到了100元,今年虽略有回落,仍保持在每公斤80至90元。现在全村百姓都种药材,人均收入能达到2万元。镇里不管是引进的大企业,还是本地的收购商,都是上门收购,只要晒干加工好,根本不愁卖。”

在天堂镇雪龙村,村民伊永锋虽然种植中药材的时间不长,但看着地里的赤芍和羌活,他对未来收益充满期待。“中药材这几年行情挺好,我去年8月开始种的,现在种了4亩多。这些药材要三四年才能收获,但算下来比种粮食划算多了——种粮食4年收入超不过4万元,药材管护得好,3年就能收入近4万元。平时还能卖些药苗,外地收购商直接来收,收入也不少。”
从“粮农”到“药农”的转变,背后是天祝县天堂镇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壮大。近年来,天堂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种植规模,丰富中(藏)药材种植品种,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化种植,已形成本康、科拉、查干、雪龙4个千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今年,全镇各类中(藏)药材种植及育苗面积达1.9万亩,较2024年增长18.7%;2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达105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如今的天祝县天堂镇,药材飘香里藏着富民密码,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正越绘越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