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硬举措”破解欠薪顽疾

 2025/07/16 09:1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房惠玲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没想到拖了两年的工资,在人社部门帮助下真的追回来了!”拿到近两万元欠薪时,天水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张川分公司员工哈某某难掩激动。这起欠薪案件的圆满解决,正是甘肃省纵深推进治理欠薪工作的生动缩影。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甘肃省将治理欠薪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实事,以雷霆手段与创新举措,全方位打响根治欠薪攻坚战。

  2024年5月28日,天水市张家川县人社局接到哈某某等5人投诉,反映天水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张川分公司拖欠工资97022元,历时两年未获解决。张家川县人社局当日立案调查,对投诉人提供的考勤记录、沟通聊天记录等证据梳理后,初步确认欠薪事实及数额。

  为固定证据,执法人员为每名被欠薪员工制作问询笔录、收集材料,同时多次联系公司负责人张某,但其拒绝接听电话,导致调查受阻。面对企业负责人逃避配合的情况,张家川县人社局通过多维取证完善证据链,在确认企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后,迅速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成功追回欠款并发放至员工手中。这一案例彰显了甘肃省对恶意欠薪“零容忍”的态度,也是我省强化行刑衔接的实践典范。

  今年6月至12月,甘肃省将在全省开展集中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并且提出明确目标:5万元以下小额欠薪案件短期内清零,存量欠薪案件、在建工程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公安机关立案处置的欠薪案件均限时清零。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共处置欠薪案件2047件,为6691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07亿元,成效显著。

  为从根本上破解欠薪难题,甘肃创新建立长效机制:成员单位双月调度协调会议机制,推动部门定期研判形势、协商解决问题;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机制,通过线上预警、实地暗访强化全流程监管;治理欠薪工作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对工作不力者严肃问责,推动重心从被动“清欠”转向主动“防欠”。

  同时,甘肃持续优化“陇明公”信息平台,将其打造为治理欠薪的“智慧大脑”,全面落实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制度。该平台自2020年运行以来,已纳入1.6万个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累计为180万名农民工监督发放工资461亿元,实现了农民工线上反映欠薪线索、查询办理进度的“零距离”维权。

  此外,甘肃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快全国、全省欠薪线索平台线索核实处置速度。2020年以来,“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人社部门共处置欠薪案件8023件,为2.76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4.2亿元。其中处置政府、国企项目欠薪案件850件,涉及1.12万名农民工工资1.63亿元。同期,全国及甘肃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线索总数下降13.5%,核实欠薪线索数量下降32%;“陇明公”平台为27.9万名农民工监督发放工资47.9亿元,线上发薪金额同比增加13.8%。

  从个案解决到机制完善,从专项攻坚到科技赋能,甘肃省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守护着农民工的辛勤付出,让每一滴汗水都不白流,让劳有所得的承诺照进现实。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