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 安商 亲商 暖商 护商 平凉优环境引来“金凤凰”

 2025/07/17 08:5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姜慧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姜慧仁

  夏日的平凉,凉风掠过泾河河谷,却吹不散工业园区里的火热气息。走进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的平凉幄肯中晶新材料有限公司,防尘仓内机器轰鸣声与生产线的运转声交织,碳纤维热场材料如流水般产出,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图景。这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正是平凉市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企业成长的“土壤”。平凉市紧扣“三区一城市”定位,锚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专项活动,不断夯实基础、强化保障,让营商环境这片“土壤”愈发肥沃。自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构建起“1+12+N”行动体系,全力向“全省一流、西部领先”目标迈进。如今,“大综窗”改革等7项工作领跑全省,4个典型案例获国家级推广,“宜商平凉”品牌声名远扬。

  紧盯总抓手:谋篇布局强推进

  平凉市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作为全年工作的核心,进行一体化设计与一盘棋推进。

  在谋划部署上,《平凉市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磅出炉,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四个维度,细化30项重点指标、37项重点任务和79项落实举措,为优化营商环境绘制清晰“路线图”。

  责任落实方面,建立重点指标和任务台账,将每一项工作明确到牵头部门,形成了从部署到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

  调度推进上,从年初会议锚定目标,到年中推进会分析形势、通报考核,再到平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上门一对一指导,高频次、高质量的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抓住着力点:靶向施策夯根基

  针对市场壁垒、权益维护等营商环境中的难题,平凉市聚力实施12大专项提升行动。

  其中,公平竞争提升行动中,44件政策文件接受审查,5件不合规文件被督促修改,打破了市场壁垒;政务诚信提升行动助力130条企业失信问题修复,构建起“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惩戒”的诚信体系;服务保障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前4个月新引进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33项,签约额162.27亿元,资金到位率46.11%。

  此外,规范执法、减负降本、纾困解难等行动多点开花,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生态,固强补弱、聚优成势。

  瞄准突破口:创新驱动优服务

  平凉市坚持将改革与创新融入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微改革”。建立“三类台账”,广泛征集331条企业意见建议,解决167件次困难问题,打破了政府碎片化解决难题的困局;推进“破栏行动”,拆除不合理栅栏、隔离带17处共1万余米,查办42件价格监管案件,大幅减少了企业群众办事跑动和提交材料次数;开展“我在现场”活动520场次,帮办444件事项,凝聚了政府与商会服务合力;建设“平查码”平台,实现行政执法监督模式革新,跨部门联合检查次数增长31%,涉企投诉量下降23%。

  “用心服务,才能进一步推动平凉营商环境优化大提升。”平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李宝林表示,平凉市将持续做细做实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工作,打造最优市场环境,营造法治营商氛围,提供精细化全程服务保障。未来,平凉市将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引擎,吸引更多企业扎根,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