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郭荣堂
“我要蒜苗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给我也来一份。”……正午时分,舟曲县大川镇福津山水居小区的互助幸福院里,老人们排着队领取午餐,饭香与笑语交织成温馨的画面。
福津山水居是舟曲县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群众安置小区,居住着来自10个乡镇的2272名搬迁群众,其中老年人435人。搬入新居后,年轻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成了难题。互助院的建立,恰好解决了外出务工子女最牵挂的事,也化解了小区居民的心头之忧。
“福津山水居老年互助幸福院占地235平方米,打造了集助餐、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空间,设有就餐区、娱乐活动区、书画阅读区,可同时容纳60位老人用餐。老人们还能在这里打牌、下棋、读书、画画。”负责人姚爱红介绍,助餐服务实行阶梯式收费:残疾人、低保户、特困老年人及90岁以上高龄老人,早餐2元,午、晚餐各3元;80岁至90岁老年人,早餐2元,午、晚餐各4元;普通60岁以上老年人,早餐2元,午餐5元,晚餐4元。
这座互助幸福院,是舟曲县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的缩影。如今,舟曲县正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城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日供应三餐,食材新鲜、价格优惠,菜品兼顾软烂、少糖、低脂等老年需求;角绕村爱心食堂创新“政府补、爱心捐、集体拿、个人出”的“四点”资金保障模式,为70岁以上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免费供餐;东城社区等助餐点延伸提供为失能老人送餐服务……从助餐到文娱,从设施建设到服务优化,全方位提升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也让年轻人安心创业。
“县里高度重视‘一老一小’群体,把老年人互助幸福院建设纳入2025年为民实事,拿出专项资金,盘活乡镇、村组和社区闲置资源,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网络。”舟曲县民政局局长韩永芳说,通过改造餐厅、厨房、卫生间及供电、给排水系统,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全县新增和提升养老服务设施4986平方米,打造爱心餐厅12个、老年人活动场所36个,为老年人营造了舒适的就餐和休闲环境。“我们按照‘政府补贴+社会捐助+老人自付’模式,委托第三方或村委会运营,开展助餐服务和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切实破解农村老年人吃饭难、照料难、娱乐难问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就餐老人虎哈儿说:“儿子儿媳在合作打工,孙子在兰州上学,平时就我一个人。互助院营业后,我基本不在家做饭,每天11元钱就能吃好三餐,还能和大家一起娱乐,孩子们在外务工也放心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