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赋能“甘货”扬帆出海

 2025/07/23 09:3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王耀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通讯员 白绍志

  在广袤的亚欧大陆桥上,一列列满载“甘肃制造”的班列正加速驰骋。据兰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47.4亿元,同比增长28.9%,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4%。这份成绩单背后,是甘肃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的坚定步伐,更凝结着海关系统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不懈努力。

  智慧通关提速,贸易“大动脉”高效畅通

  “以前预约查验排程复杂,证书异地申领耗力,企业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成本。现在方便多了,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享受到全流程服务。”西和县羲乡果蔬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说。

  针对企业领证难等痛点,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创新推出“关邮快通”证书寄递和业务“码上办”微信小程序,构建起“企业线上申请—海关及时制证—邮政上门取件”的闭环流程。小程序整合预约、办事指南、政策公告、操作手册等高频业务,将服务从“网上办”升级为“掌上办”。上线以来,已累计预约办理业务100余次,证书邮寄170余份,为企业平均节省办理时间约5小时。

  “小程序不仅拓宽了属地查检渠道,还节省了企业证书寄递的时间,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让通关便利度再上新台阶。”天水海关关长张泰恒表示。

  特色产业崛起,“甘货”畅销丝路沿线

  在陇南市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加工好的柴胡、黄芪打包装箱。公司负责人周航感慨道:“以前看着别人做外贸挣钱,我们只有羡慕的份。现在好了,我们的产品也畅销国外市场了。”

  陇南市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近年广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青睐。但过去因质量标准严苛,许多企业只能开展国内业务。如今,这一局面在天水海关的精准帮扶下彻底扭转。

  质量是中药材出口的生命线。天水海关联合兰州海关技术中心强化农残、重金属等风险监测,大力推广“种植—加工—出口”全流程溯源管理,确保中药材从田间到海外全过程可监控、有保障。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春日行动”等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破解出口难题,助力拓展国际市场。

  企业活力迸发,海关服务精准滴灌

  近日,在天水海关监管下,装载着18吨鲜苹果的货车顺利发往泰国。

  “多亏天水海关的帮助,我们的鲜苹果、鲜梨等农产品成功打入泰国市场,目前泰国已成为公司主要出口国。”天水嘉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闫刚说。

  花牛苹果是天水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出口版图不断扩大。但出口泰国不仅要通过严格检验检疫,出口果园还需完成官方推荐注册。天水海关第一时间向辖区苹果出口企业宣传相关要求,在果园注册考核中加强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让花牛苹果顺利出口泰国。

  甘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是全省上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的成果,也印证了兰州海关改革措施与服务地方经济的精准有效。下一步,兰州海关将继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聚焦甘肃特色产业需求,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培育外贸新动能上持续发力,为甘肃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在共建“一带一路”宏伟画卷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