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后,不仅水压稳了,水质更有保障。”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雅朵轻居农家乐负责人董超鹏拧开水龙头,晶莹透亮的甘泉汩汩而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临泽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供水运行管护、水质监管与供水服务同步推进,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寻常百姓家。
责任到人“管好水”
走进临泽县新华镇明泉村,农村供水服务公示牌映入眼帘,牌子上的责任人姓名、电话和供水服务热线一目了然。
“这是供水服务章程,我们严格按照告示牌上的内容进行供水管理。”明泉村村委会副主任叶志平说,“如果出现供水管道断裂或漏水情况,只要接到维修电话,水管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
事实上,农村供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源头到用户的各个方面。为了实现供水安全便利,临泽县以村为单位,将政府主体责任人、水务部门监管责任人和村级供水管理责任人姓名、电话进行公示,这一模式在全县农村实现了全覆盖。
叶志平告诉记者:“在推进全县农村供水管理过程中,县上制定了农村供水专项整治计划,成立了由纪委监委、发改、水务、生态环境等9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水务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整治,全县农村供水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临泽县聚焦农村供水突出问题,认真梳理政策和制度漏洞,修订完善农村供水管理等办法,配套工程巡查、设备管护、应急保障、水费收缴等制度,让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更畅通、更优质。
管网改造“输好水”
水压不稳、管网破裂……这是长期困扰农村供水的大难题。临泽县在探索农村供水高效管理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强化管网改造,才能为老百姓“输好水”。
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享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美誉。依托5A级旅游景区七彩丹霞这张名片,全村农家乐蓬勃发展。然而,新的供水矛盾凸显,全村原有供水管网无法满足用水需求。
为了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临泽县水务局组织干部,对景区供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找准问题症结后,争取资金18.6万元,实施了南台村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更新改造供水管网5.6公里,全村30多家农家乐用上了安全稳定的自来水。
农村管网改造是实现供水安全的有力保障。临泽县水务局局长闫克义介绍:“今年以来,针对部分镇村供水管网老化、压力不足、水质不稳等问题,临泽县统筹落实维修养护资金631.4万元,实施新华镇向前村、倪家营镇南台村等3处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更新改造供水管网23.1公里,修建检查井12座,配套入户设施265套,安装物联网水表60块,有效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用水条件。”
强化服务“护好水”
“我家门前的供水管网漏水,威胁房屋安全,请你们马上维修。”
接到群众反映后,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水管员马维鹏20分钟到达现场进行抢修,经过挖管沟、清淤泥、换管网等工序,两个小时便维修完毕,恢复供水。
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农村用水需求,临泽县构建了“县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总站+灌区供水管理站+村级管护人员”的供水服务体系,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稳定运行。
“我们坚持农村供水‘查改治’一体推进,紧扣‘查、改、建、管’4个关键环节,采取建台账、查情况、找原因、定措施、明时限的方式,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开展拉网式排查。”闫克义表示,“通过‘查改治’模式的推进,全县维修农村供水管网392次,解决群众用水问题23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随着强监管、补短板、破瓶颈步伐加快,临泽县奏响农村供水事业蓬勃发展的乐章,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水源保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