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淤地坝变身“稳产田”

 2025/07/29 10:25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王云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段睿珺 通讯员 赵军宝

眼下,庄浪县正式迎来小麦的丰收季。走进柳梁沟的中型淤地坝,18亩由淤地坝孕育的“稳产田”里正上演着丰收盛景。

近年来,庄浪县积极开展淤地坝淤积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通过淤地坝淤积地实施高标准改造、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措施,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积极探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保护与农业增收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最早这里是个沟,后来成了淤地坝,没想到现在能变成这么好的农田!”村民王大爷看着柳梁沟的中型淤地坝畔的肥沃土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经自然资源部门认定,这片坝地被纳入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管理体系,按照每亩5万元的价值估算,预计可实现土地交易收益90万元。

2022年至2023年,依托淤地坝“四变”改革试点工作,庄浪县争取投资41.5万元,对柳梁沟、老山沟和史渠沟等3座条件较好的淤地坝实施改造。通过增设排涝系统、整修地埂、防治盐碱化、深耕松土、清除杂草、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成功实现“坝变田”,让昔日淤地坝“华丽转身”为新增耕地。

庄浪县在淤地坝淤积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初步探索,让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实现了质的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构建起了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农业增效与项目用地互促共赢的良性循环格局,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治沟淤地坝72座、淤地坝“四变”改革工程10座、总库容达2523万立方米,年均拦截泥沙约43.6万立方米。

据庄浪县水保站副站长赵建平介绍,庄浪县水土保持站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广淤积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的成功经验。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将史渠沟和老山沟新增的50亩坝地有序纳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庄浪经验”和水保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