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2025/07/29 15:4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9日电 题: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新华社记者于涛

正值孜然丰收季,新疆精河县的田间地头、养殖场、合作社里,活跃着农牧业技术人员的身影。他们走村入户,指导村民采收、养殖、加工,助力延伸本地农业产业链。

这一变化,是当地推动农牧业技术人员重心下沉、服务基层的生动体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精河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精简会议流程、严控发文数量等,让干部得以“轻装上阵”,深入基层。

今年,精河县一些乡镇首次尝试“棉花+孜然”套种模式。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技术服务科科长张晓虎说:“这种模式能在单位面积上实现两季收获,既增加了亩效益,又降低了棉花种植成本。”

为保障套种成功,从4月播种期开始,县农业农村局就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对播种行距、播种量、滴灌带和地膜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指导。

“我们把开会时间变为下田时间,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田间服务。”张晓虎说。

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额勒森陶盖南村的孜然地里,村民苏来满乃正和农技人员一起查看孜然长势。

“多亏了专家手把手教套种技术,还及时指导病虫害防治,”苏来满乃指着饱满的孜然粒高兴地说,“往年单种棉花操心多,现在加上孜然这一季,算下来每亩能多挣三四百块呢!”像苏来满乃一样受益于“棉孜套种”和精准农技服务的村民不在少数。

针对农业生产需求,精河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了“科级领导领衔、技术骨干蹲点”机制,围绕选种、田管、植保、防灾等关键技术,确保“技术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进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有效提升了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农民种植水平。

“技术送得勤,干部跑得勤,我们心里踏实!”托里镇养殖户其·达拉感慨道。他说,过去自己不了解政策,养殖上也没啥想法,现在技术人员经常主动到养殖场,讲政策还教技术,特别是牛羊防疫上指导非常及时到位,自己对养殖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农牧业技术服务重心的下沉,不仅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实效,更让农民感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亲近感”。

“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从文件电话回归服务本位。”精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伟说,“让专业技术人员腾出时间实干,才能更高效地为农牧民服务,真正为基层减负增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