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税务:踏寻簪花之路 护送文旅远航

 2025/07/29 16:2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李蕊 王朝霞 袁小勇    

今年以来,甘南州舟曲县从藏族女子“以花为簪”的古老习俗中汲取灵感,以“文旅融合”为线,串联拉尕山的苍劲、白龙江的灵动、博峪藏寨花谷的绚烂与茶马古道遗址的悠远,打造出百余公里的“簪花之路”风景廊道。这条廊道有机融合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唤醒沿线民宿客栈、非遗工坊、休闲农业等业态的活力,让生态资源变身为“绿色资本”。

舟曲县税务局以“政策宣讲+实操指导+精准推送”为抓手,组建“税收流动宣传团队”,循着“簪花之路”的足迹主动靠前服务:制作“电子税务局操作手卡”“个体户自主申报指引单”,手把手教商户操作电子税务局申报、更正申报,使用征纳互动在线沟通、远程协作等功能,在线解决各类涉税需求,让“指尖办税”替代“往返奔波”;依托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让“政策红利”精准落袋。诚信纳税的种子随花香播撒,为业态发展筑牢规范根基。

细化服务暖人心 花径商户轻装行

舟曲县峪景山庄是“簪花之路”上的“网红民宿”,院中千年连香树独木成林,枝叶如伞盖蔽日,被游客称为“天然天空之城”。“以前总愁办税,民宿离县城远,我又不懂申报流程,来回跑一趟得大半天。”山庄负责人冯燕军提起过往仍有感触。税务团队得知后,带着政策手册和操作指南上门,从申报步骤到注意事项逐项讲解。“现在在店里就能办完所有手续,游客多的时候也不用分心,多亏他们把服务送到了‘花’跟前!”

非遗工坊添活力 税惠护航绣新篇

王秀云是甘肃省舟曲县大峪镇香杭村村民、致富带头人,还是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甘肃省劳动模范,现为舟曲县大峪乡老地众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舟曲县云之绣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在舟曲县妇联扶持下,她创办“云之绣手工作坊”,把留守妇女、陪读宝妈组织起来,将舟曲县传统刺绣变成谋生手段,带动20余名妇女稳定增收。舟曲县税务宣传团队精心准备通俗的政策解读材料,细致讲解小微企业税收优惠、非遗相关产业扶持等政策,以及纳税信用贷款在电子税务局中的申请流程,指导企业合规申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以前怕手续不合规,税务人员上门教线上操作,还说我们符合小微企业减免条件,省钱又省心。”王秀云说,税费负担轻了,她更有信心带着姐妹们把刺绣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通过非遗技艺增收。

税惠雨润田野 产业链上底气足

大峪乡康林综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腊肉香,是“簪花之路”旁的另一重烟火气。合作社年出栏育肥猪400多头,腊肉加工带动43户农户增收,每户年均分红1100余元。税务团队针对涉农企业特点,专门梳理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清单”,上门时既讲政策条文,也算“减免明细账”:“您这属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符合免税条件,这部分收入不用缴增值税……”“他们不光送来‘红利账单’,还帮我们核对申报信息,哪些能减、怎么申报,说得明明白白。”合作社负责人康三西笑着说,“合规经营心里亮堂,带动乡亲们挣钱也更有底气了!”

如今的“簪花之路”,既是游客沉浸式体验“藏乡江南”风情的文旅长廊,也是沿线商户依规经营、安心发展的致富之路。舟曲县税务局以“暖心精准宣传”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为沿线商户厚植诚信纳税理念,让税惠力量如春风化雨,为“簪花之路”铺就更坚实的前行底色,让“藏乡江南·花开舟曲”的文旅品牌在规范与活力中愈发鲜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