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城”到“绿城”——华亭绿色产业强势崛起

 2025/07/30 09:29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段睿珺 祁玉洁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祁玉洁

华亭,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这里煤炭资源富集,境内探明储量达34亿吨。作为西北重要矿区及全国十四大煤炭基地之一,“煤”曾是华亭最耀眼的标签。然而,在时代发展与环保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华亭毅然踏上转型之路,锚定打造全省工业样板市和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积极推动产业由传统煤炭向绿色、智能、多元方向升级。

固废“重生” 点废成金

7月28日,平凉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华亭市安口镇绿色建材产业园的3D打印厂房。

智能控制下,机械手臂往复穿梭,喷头如妙笔般“绘制”出一件件精美的建筑构件。甘肃腾金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汪棉介绍道,“项目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核心原料正是工业固废、母料、煤矸石和水泥,尤其是每年能消耗3万吨的煤矸石。同时,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通过3D打印预制构件,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这座产业园的崛起,正是华亭市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园区于2021年投入运营,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抢抓固废循环利用机遇,精心打造“环保、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产业高地。规划涵盖新型建材生产、新型煤精深加工、陶瓷综合开发、循环综合利用、装配式建筑加工五大功能区,已成为全市绿色建材产业链的核心引擎。

目前,园区已集聚企业6家,总投资16.9亿元。其中4家投产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甘肃腾金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专注绿色建材,其装配式建材与3D打印车间2022年入规,年产值4400万元;华亭市塬恒汭达商贸有限公司深耕煤炭精深加工,年产值980万元;金诚达水泥制品厂生产各类水泥预制件,年产值620万元;甘肃俐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年处理3万吨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生产线。

目前,腾金来集团日用陶瓷项目、甘肃玖华鑫能源公司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部项目投产后,园区年产值预计将跃升至15亿元。

科技赋能 向绿而行

“黑色煤炭经煤制甲醇装置加工,转化为无色透明的液态甲醇,再通过甲醇制丙烯装置深加工,最终产出白色的聚丙烯颗粒,实现了煤炭的高效分质转化。”华亭华煤清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温彦博介绍。

华亭煤业集团年产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是甘肃省首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温彦博表示,“当前正在优化调整的年产20万吨聚丙烯项目,采用国内首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价值链。”

在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华亭市积极拥抱清洁能源。华砚煤矿工业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占地304亩,装机容量10兆瓦。2024年,华亭首个新能源项目——华砚分布式光伏完成竣工验收,华煤清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也成功并网。2025年,华亭市持续发力清洁能源领域,推动3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建成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并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通过清洁能源与传统煤电化产业有机融合,华亭正逐步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产业新格局。

招商聚力 蓄足动能

近年来,华亭市全力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支持华煤集团、中电建华亭发电公司争创国家、省级绿色产业示范标杆,深化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贯通“无害原料—洁净生产—资源再生”全链条发展模式。以金诚达、圣戈班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华亭市抢抓中西部建设与产业转移机遇,深入开展“三引”行动,聚焦煤基化工(烯烃、甲醇、天然气)等关键领域,储备项目14个,总投资达285.1亿元。积极对接陕投集团、江苏清源等实力企业,已与北京华夏佳业新能源、甘肃启源芯动力科技等4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成功签约安口独立储能、智能重卡换电网络与新能源运输车队、华能集团煤炭技能实训基地三大项目,引资12.49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