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卓尼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房惠玲)7月31日,2025全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在甘南州卓尼县举行。大会以“卓耳不凡·因为有尼”为主题,汇聚全国200余位院士专家、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共商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会上,“李玉院士甘南卓尼高原食药用菌科研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卓尼高原食用菌产业迈入“院士赋能”新阶段。活动现场还颁发了甘南卓尼高原食药用菌科研基地首席科学家聘书,并发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产业发展白皮书》。签约仪式上,卓尼县人民政府与中建八局、姑友道(福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涵盖菌种研发、智能装备、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环节,签约总金额达3.6亿元。

近年来,甘南州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起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规模种植、精深加工、集散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探索出一条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企业带动、群众增收的生态产业发展路径。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模式,在卓尼、临潭、舟曲等核心产区种植木耳1.2万亩,年产鲜品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带动4.2万名农牧民嵌入产业链,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卓尼县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及农牧户力量,深化“产学研融合”,建成栽培大棚4000余座,带动5960户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当地创新推行“春季黑木耳+冬季羊肚菌”一年两茬轮作模式,同步发展香菇、平菇等多品种食用菌,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现场不仅展示了卓尼黑木耳、牦牛肉干、洮砚等特色产品,还设置了藏式木雕、洮绣等非遗技艺体验区。来自天津、山东等地的采购商与当地企业现场签约,达成意向订单金额超1亿元,进一步推动甘南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