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通讯员 李喆
这个夏天,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的孩子们迎来了一段特别的暑期时光。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薪火相传”多元化教育服务公益实践团走进元龙镇,在共青团麦积区委、元龙镇党委的支持下,参加“红星课堂+爱心托管”公益行动,将温暖的“托管班”开到了群众“家门口”,有效缓解了农忙时期家长们“学生无处去、看护难、辅导难”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儿童在快乐、安全、充实的环境中度过暑假。

由13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元龙中学为附近5个村落的80余名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从家校共育的温暖实践到七彩课堂的多元赋能,从红色教育的精神传承到理化实验的科学启蒙,每一堂课都充满了趣味与知识。

实践团精心打造的“七彩梦想”艺术课堂,涵盖文学、音乐、体育、美术等七个方面,致力于培养乡村儿童的审美与创作能力。音乐课堂上,孩子们跟着队员学习音乐知识,通过合唱、独唱勇敢表达自我。队员改编的歌曲《家校之间 刚好遇见你》,让家校共育理念深入人心。美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世界,“我心目中的家乡”主题绘画,既锻炼了技巧,又根植了乡土情怀。

书法课堂以颜真卿碑帖为范本,队员从执笔姿势讲起,带领孩子们感受墨韵魅力,体会中华文化底蕴;文学课堂以“助力少年周恩来”为情景主线,设置趣味关卡,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穿针引线”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成长;手工课堂上,孩子们用橡皮泥、漆扇等材料创作作品,动手又动脑;戏曲课上,孩子们了解戏曲知识,绘制脸谱,学习手势,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红色教育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听故事、唱红歌、看电影,了解革命先辈事迹,厚植爱国情怀。

实践团不仅为乡村儿童提供了优质暑期教育,也为高校学子搭建了服务基层的平台。实践团将继续开展公益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让乡村的希望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