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崛起绿色肥料“中国芯”——武威金仓科技量身定制土壤肥料增效“伴侣”观察

 2025/08/04 16:03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蒋文艳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推开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威金仓科技”)产品展厅的玻璃门,一股淡淡的生物发酵气息扑面而来。展厅内,企业近10年的发展轨迹浓缩在百平方米的空间里,每一处陈列,都在诉说着这家扎根民勤的生物科技企业如何从戈壁荒滩上破土生长并发展壮大。

武威金仓科技调度指挥中心

  “让每粒化肥都释放最大善意”,是武威金仓科技根植于心的发展信念。武威金仓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耕农业生产中养分效率低下、养分流失严重和过量施肥等问题的解决,致力于高效绿色环保新型肥料及增效剂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生产商之一。

  来到畅销产品展示区,五颜六色的肥料样品让人眼前一亮。武威金仓科技技术总监刘家欢拿起一瓶淡黄色液体笑着介绍:“这是根据不同肥料工艺、特点、诉求,为客户定制的不同功能肥料。”

武威金仓科技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科学试验

  手指一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效伴侣Ⅰ号,刘家欢说:“这款产品能跟着滴灌系统渗透到根系,尤其适合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就拿玉米来说,原本亩产1000公斤的地,用了它能多收100公斤,农户一亩地直接增收200元。”

  刘家欢打趣道:“我们的产品有控制肥料‘上天入地’的本领,让本该往天上飘的氨气少了,往水里流的硝酸盐少了,让更多养分留在土壤里,被庄稼‘吃’进去。”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减少环境污染,武威金仓科技已建成5000吨DMPP和5000吨NBPT生产线,产品70%以上出口到欧美地区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同时,该企业积极与国内肥料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拓展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应用领域。

  武威金仓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立身之本。为此,企业特别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汇聚4名化工、农学博士及30余名研发人员,每年投资上千万元用于研发创新。目前,武威金仓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新增2万吨原药产能的第三代新工艺,这一工艺不仅更环保,且成本更低,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行业内的领先优势。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为中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到蔬菜智能人工气候室,记者看到由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的智能顶置光温室,正在按照科研实验要求精准控制参数。“温室通过模拟不同区域气候、土壤条件,验证产品在不同地方气候下的效果,为品种选育提供坚实基础。”刘家欢说。

武威金仓科技温室试验田一角

  好产品需要好推广。去年,在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支持下,武威金仓科技在河西走廊开展了4万亩示范项目,今年将扩大到10万亩,连续三年免费推广,涉及玉米、小麦、马铃薯、辣椒、板蓝根等多种作物。示范结果显示,添加抑制剂的肥料在减肥控肥、粮食高产、品质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这些成功案例,不仅赢得农民的信赖和好评,更为武威金仓科技及稳定性肥料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月16日,武威金仓科技成功签约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稳定性肥料研究院。通过与重点实验室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稳定性肥料技术不断创新升级。

武威金仓科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的科技小院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作物试验

  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亦忠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抑制剂生产商和增效技术服务商,建成万吨级抑制剂产能,每年服务上千万吨肥料,施用于全球3亿亩土地。未来公司将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创制一系列中国独特的新型抑制剂,打造中国抑制剂品牌,为全球绿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