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华灯初上,晚风送凉。8月1日至2日每日19∶00—21∶00,白银市2025年第二期“铜城聚才·职等你来”人才夜市招聘会在全民健身广场举行。这场将就业服务嵌入夜间经济的创新实践,让求职者在纳凉休闲中觅岗,企业在烟火气中寻才,为白银就业市场注入了蓬勃活力。
夜市经济搭台,就业服务“接地气”
傍晚的全民健身广场人流渐密,25家企业的展位前很快排起长队。近600个涵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岗位,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求职者。招聘展位前,求职者与企业招聘人员围坐交谈,简历在灯光下流转,职业梦想在烟火气中悄然萌芽。
传统招聘会多在工作日和白天,导致求职者常因时间冲突无法参与,企业也频遇“招不到人”的困境。白银市精准把握市民夜间休闲规律,将招聘会定在夜间、选在人流密集的广场,既避开日间高温,又借力夜市天然流量,让就业服务真正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根据企业反馈,双方沟通更坦诚,匹配效率显著提升。”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效能“再升级”
夜市入口的直播台前,主播正在介绍岗位,屏幕上“怎么投简历”“工作地点在哪”的提问不断……这场“直播带岗”作为人才夜市的辅助形式,让不便到现场的求职者得以远程参与。
线下服务同样“诚意满满”。现场除企业招聘区外,专设政策咨询台和职业指导区,人社部门业务骨干坐班提供“一站式”政策解答服务,切实解决求职者的疑问。
这种“线上+线下”模式让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活动前,通过网站、公众号提前发布企业名单和岗位信息,方便求职者精准定位;活动中,直播打破空间限制,咨询台回应实际诉求;活动后,组织跟踪回访达成意向者,确保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让就业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延伸”,效能大幅提升。
多方共赢格局,激活就业“新动能”
此次人才夜市对企业而言,是破解“招工难”的有效途径。传统招聘会求职者虽多但精准度低。对求职者而言,尤其是对应届生和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这种轻松的氛围让他们更敢于表达需求,沟通更高效。
据介绍,这场夜市是人社部门创新就业服务的延续升级。今年以来,白银市围绕就业优先政策,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61场专场活动,涵盖校园招聘、科技人才、妇女、退役军人专场等,吸引1798家(次)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5万余个。从校园到广场,从工作日到夜间,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延伸,精准度持续提升。
民生温度尽显,筑牢发展“压舱石”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连续举办人才夜市、周末招聘会、直播带岗、校园招聘等活动,是白银市创新破解就业难题的生动缩影。
招聘会现场,有带孩子求职的家长在咨询台获得就业“招聘+帮扶”组合服务;有再就业人员在餐饮企业找到后勤岗位,重燃生活热情……这些具体场景,彰显着就业服务的民生温度。
正如一位求职者所说:“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现在政府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还有人帮助分析政策、推荐岗位,心里特别踏实。”记者了解到,白银市2025年“铜城聚才·职等你来”人才夜市已成功举办两期4场,累计收到简历567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0人。第二期“直播带岗”线上收到简历134人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