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织新卷 乡村振兴启新程——张掖市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8/06 11:12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张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盛夏时节,张掖大地生机盎然。百万亩制种玉米田里,智能化抽雄机精准作业,滴灌系统输送的水滴浸润作物根系,无人机喷施药剂的轨迹与联合收割机的轰鸣交织,勾勒出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壮阔画卷。

标准化绿色蔬菜育苗基地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农村和谐稳定三条底线,突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在沃野之上书写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精彩答卷。

  筑牢根基:粮丰民富守底线

  粮丰则天下安。张掖市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将夏粮生产与设施农业、畜禽养殖作为“双引擎”,推动“粮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全面丰盈。今年二季度,张掖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98.61万亩,同比增长3.24%;夏粮播种103.63万亩,预计产量41.81万吨,丰收在望。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77.32万亩,产量跃升至81.56万吨。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牛、羊、猪、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4.64万头、197.25万只、47.04万头、222.1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9.27%、0.15%、2.02%;鲜奶产量22.44万吨,同比增长50%。上半年,张掖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8.63亿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38元,增长8.5%。

高标准农田机械化作业

  为保障粮食安全,一支由市级专家和各级农技骨干组成的580人“农技铁军”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零距离技术指导。张掖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17.44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5.8%,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同时,精心打造农作物示范点100个,实施“看禾选种”“壮苗培育”“新技术推广”“精准监测”“防灾减损”五大行动,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在筑牢防返贫“防火墙”方面,张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一键申报”机制,累计消除风险1441户4530人,风险消除率81.1%,脱贫不稳定户消除风险占比100%。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04万户9.1亿元、富农产业贷2.97万户21.7亿元,输转脱贫劳动力1.84万人,48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4768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脱贫户568人)稳定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5280个,安置2442名脱贫劳动力在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动能更澎湃。

  激活动能:种业引领强产业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张掖市将种业振兴作为农业强市建设的核心工程,以最大诚意、最实举措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的种业发展体系。

  今年张掖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14.05万亩,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力量。全国玉米制种智能装备展示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的开展,彰显了张掖在种业领域的核心地位。

  年内完成蔬菜种植33万亩、中药材种植32.46万亩,开工建设设施种植业9039亩。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新入库产业链项目164项,到位资金55.84亿元,成功培育升规企业4家。实施重点项目179项,总投资62.64亿元,已完成投资17.46亿元。

兰洽会张掖馆金张掖农优品展区

  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成果丰硕。张掖市着力开展“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成功举办首届“金张掖农优品”进京推介会及2025年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签约项目52项,金额77.63亿元。年内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产品10个,张掖娃娃菜、马铃薯入选全国两会保供产品名录并登上国宴餐桌。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3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2%。发展家庭农场100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58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74.11万亩,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

  提质增效:改革赋能焕新颜

  深化农村改革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张掖市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整市试点,57个乡镇、809个行政村的24.7万农户已完成土地信息摸底调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村累计突破200个,836个村集体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83个超50万元,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大幅提升。

牛肉精深加工

  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张掖84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复工68个,完成投资12.15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8.6万亩任务已完成初设8.04万亩、批复1.03万亩,建成0.8万亩。临泽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肃南县细毛羊产业园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认定阶段。到位衔接资金8.14亿元,立项实施项目422个。

设施农业基地

  “和美乡村”建设让农村焕发新颜。张掖市坚持推进“四集中”建设模式,农房抗震改造开工811户,占任务量的90%;9个集镇改造提升项目已提前竣工2个。27个省级乡村建设村推动232个项目落地,完成财政投资2.13亿元。本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奖补资金,整治农村住房2554院,改厕1507户。全市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99.6%,生活垃圾处置率100%,农村污水治理率48.7%,卫生户厕普及率94.8%,所有村均达到省级“清洁村庄”标准。

高台县南岔村和美乡村示范点

  如今的张掖,沃野千里,乡村和美。从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到打造种业高地,从深化农村改革到建设和美乡村,张掖正加速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