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为“三夏”麦收保驾护航——白银市多举措推动小麦机械收割工作提质增效

 2025/08/10 15:31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苏黎明

麦浪滚滚,麦香四溢。自“三夏”以来,白银市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通过推广高性能收获机械、强化机具保养调试、深化宣传教育及提升作业质量等一系列举措,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切实推动小麦机械收割工作提质增效,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小麦机械收割现场。

强化技能培训导向,有效提升农机收割减损意识

为深化“减损就是增产”理念,“三夏”期间,白银市组织技术骨干和一线“土专家”先后举办了农业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培训会、区域粮食和特色产业农机抓点示范观摩培训机具示范演示活动、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重点对农机操作人员开展粮油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及安全生产操作培训,对谷物联合收获机拨禾轮、滚筒、清选机等核心部件的调整维护方法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了农机手规范作业水平,进一步推动群众对大型高端智能先进机具的认可度。同时,引导农机经销企业、维修网点、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机具供应、检修保养,推动农机合作社按作业规模合理配置更新农机。截至目前,发放《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技术》手册1000余份,培训农机操作手、修理工6800人,检修各类农业机械4.08万台(套);布设麦机收损失监测21个,平均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减损意识与操作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优化政策支持导向,有效纾解丘陵山区收割难题

白银市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政策导向作用,实行“优机优补”“有进有出”补贴政策,引导补贴资金优先投向主要粮油作物收获机械、北斗辅助驾驶系统、高端智能农机及丘陵山区适用拖拉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等关键机具,重点引进适配小地块作业和黏重土壤条件的小型收获机,有效破解传统大型机械在山地、坡地“进不去、转不开”的难题,让丘陵山区小地块实现“机收自由”。截至目前,已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888万元,补贴各类机具7414台,惠及农户5513户,全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263台,夏收期间投入联合收割机1960台。

深化部门联动导向,有效筑牢农机生产安全底线

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与公安、气象、石油、交通等部门联动会商,提前制定机械化生产应急预案,成立“三夏”机收工作专班,公开24小时热线,及时发布高温、降雨等不利天气预警,开设农机加油绿色通道,落实“三优一卡”(优先供应、优惠供应、优质服务、免费办卡)政策,提供维修、作业信息、气象咨询等服务,切实指导农户错峰开展机械收割作业,极大提升了机械收割效率。同时,开展农机安全宣传“五进”“安全生产月”活动,持续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水平,夏收期间全市农机生产未发生事故。截至目前,发布天气预警信息200余条,配备18台送油车辆,设置跨区域机械收割接待服务站12个,发放跨区域作业证59张;发放《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农机安全知识手册》及警示教育宣传册等各类安全宣传资料37865份,排查检查机械1144台次,查处并整改一般隐患95条。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除景泰县以外,会宁县、靖远县、白银区和平川区小麦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市已收割小麦64.7万亩,收割进度89.87%,预计8月中旬全面收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