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后,甘肃水投集团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统筹全集团力量投入抢险保供战斗,所属水电工程局公司、地建公司、榆中供水公司等多支力量迅速集结,280多人组成多支抢险救援突击队,调配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40余台,向险而行,在洪峰浪尖筑起守护民生的坚固堡垒。8月9日12时,此次所有因灾受损的供水管道全面修复并恢复供水,用最快速度抢通“生命水脉”。
面对山洪导致的4处供水主管道断裂,榆中供水公司党总支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成立“抗洪保供前线指挥部”。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豆义峰连夜部署,与副总经理贾文生、朱成瑞、李广军等班子成员彻夜坚守,分兵把守抢修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化身抢险“尖刀”,在万家庄河道、城关、刘诸营、周前九泵房等受损点,带领职工克服持续降雨、洪水未退等重重困难,创新采用路灯杆支撑、尼龙绳软吊等方式架设临时管道。抢修期间,公司同步调度送水车辆、设置临时供水点,用“先通后固”的务实举措,让党旗在供水抢修一线高高飘扬。
火速驰援,争分夺秒抢通“生命线”。“汛情就是集结号!”地建公司党委响应集团公司党委号召,50余名抢险人员携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等重型设备,于8月8日凌晨2时紧急抵达受灾现场。在夜色与风雨中,抢险队科学制定方案,冒着次生灾害风险连续作战30余小时,于8月9日12时前成功抢通受损管道,为灾区群众送上“及时水”。抢通后,队伍马不停蹄转入灾后巩固,清理沿线道路和河道淤泥杂物1000余立方米,更换老化管道200余米,加装防护支架4处,全面提升管线抗灾能力。从应急抢修到设施加固,地建公司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作风,筑牢供水保障的“第二道防线”。
多点攻坚,畅通救灾“毛细血管”。山洪不仅冲毁供水管道,更阻断了道路、淤塞了河道。水电工程局公司党委迅速组织多批次救援力量,分批奔赴榆中县兴隆村、杨家庄、大营村等受灾区。在抢险一线,党员们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带领抢修队员在淤泥阻塞的道路上开辟通道,在洪水围困的区域排除险情,用汗水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为供水抢修及群众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截至目前,榆中县供水主线稳定运行,道路通行逐步恢复,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此次抢险中,甘肃水投集团系统协同作战,以“人民至上、水润万家”的初心,连续多日攻坚救灾前线,及时抢通供水主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甘肃水投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灾情发展,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全面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全力以赴做好供水保障、环境清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为夺取防汛救灾全面胜利、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水务屏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