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聚力实干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8/19 09:26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通讯员 郭立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通讯员 郭立新

  初秋时节,走进临洮县,到处呈现的都是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文旅融合景区游人如织,政务服务大厅高效便捷,夜市街区烟火升腾……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百姓安居、商机涌动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提质:激活特色发展动能

  在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株株杏鲍菇从菌棒中探出头来,洁白饱满。“公司日产鲜菇150吨,年产值达3.5亿元,带动500人就业。”该公司总经理张献忠介绍。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厂化生产,临洮县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特色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至65%。

  一颗百合如何“链”动亿元产业?临洮县交出了答卷:通过“种植—加工—冷链—品牌”全链条发力,建成全省首条甜百合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即食百合、百合粉等152款网货产品,培育“雪源金正”“婵乡源”等16个商标,推动产业年产值突破1.53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小特产”真正成长为“大产业”。

  今年以来,临洮县实施“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行动,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60万亩、19.3万亩、19万亩,六大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8%。工业经济同样增势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鸿盛岩棉、红旗包装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县域经济增添强劲动能。

  业态融合:焕发新经济发展活力

  “做这个要做到心平气和、眼准手稳,不能急。”在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的陶艺体验中心,拉坯师雷浩锋正在为前来体验彩陶制作的游客们展示陶器模型。马家窑研学体验的热潮,正是临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生动体现。

  “我们以马家窑文化为核心,开发古迹游、研学游等精品文旅线路7条,推出马家窑纹样背包、汉服、抱枕、耳坠等特色文创产品28种。”临洮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韩有存告诉记者,临洮县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马家窑农文旅融合研学体验基地,建成后游客可通过AR技术与“虚拟先民”互动制陶,马家窑文化产业链条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暑假期间,每晚8点50分,大型水幕实景剧《再现貂蝉》在临洮县熙州·明园景区如约上演。尤其是升级后的《再现貂蝉》3.0版实景剧,融合全息投影技术,年演出超100场,节假日单日游客破万,带动熙州·明园景区消费增长40%。

  在八里铺镇水渠村,“陇上·八里乡宿”项目正演绎着乡村振兴新故事。村民刘永合的闲置院落变身乡村美术馆,王建军的画作与葡萄藤相映成趣。“200个共享菜园被城里人认领,28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共享菜园项目负责人辛婕说。通过“公司+村集体+艺术家”模式,这里形成了集农耕体验、非遗传承、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多元业态,年带动增收超10万元。

  近年来,临洮县依托马家窑文化、战国秦长城等资源优势,打造彩陶小镇、洮河如意湾等新业态,文旅融合创新增添亮点。全省首个高速文旅综合体“洮河如意湾”单日客流峰值达1.5万人次,淘淘兔乐园、船坞酒店等35项业态,让G75太石服务区从停车区变身“微度假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临洮接待游客347.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69亿元,较去年分别增长83%和138%,文旅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32%。从马家窑遗址到战国秦长城,从非遗展演到智慧旅游,临洮正以文化为魂、创新为笔,书写着文旅融合的精彩新篇章。

  优化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好几趟,现在半天就办妥,还收到开业大礼包。”在临洮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创办餐饮企业的王先生对“洮心办”服务高度评价。今年以来,该县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企业开办时限从3天压缩至半天,发放包含公章、税控盘等开业礼包340份,用“临洮速度”刷新企业办证新效率。

  在临洮经济开发区,银河龙耀长丝聚酯胎项目负责人对政府的服务效率印象深刻:“从签约到动工仅用45天,相关部门全程帮办,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投资人更有信心。”临洮县组建20人的“洮心办”帮办团队,今年已服务企业群众超7200人次,满意度达99.99%。

  法治环境同样可感可知。县司法局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排查风险,开辟涉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涉执信访案件办结率100%。“政策找人”机制更让惠企红利精准直达,今年为744家中小微企业授信贷款6.54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275万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以来,临洮县新增市场主体42661户,民营企业税收占比达72.67%。正如临洮县委书记张振亚所言:“最优服务就是最强竞争力,营商环境好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提高了。我们通过推行‘一窗通办’、开展‘局长走流程’体验活动,从政策扶持到法治保障,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旨在让企业在这里发展得顺心、放心。”

  以融合创新赋能社会发展,以实干笃行托起民生福祉。临洮,正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