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李明娟 通讯员 苏鸿雁 姚红林
今年上半年,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铝业”)生产铝产品48.15万吨,完成进度计划104%,利润总额、完全成本、现金流三项核心指标超额完成挑战目标。这份“双过半”的出色答卷背后,是这家经深度管理整合焕发新生的老牌铝企,以党建为舵、改革为帆,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的破浪前行。
党建引领:从会议室到车间的“破题密码”
“电解槽温度波动难题,终于在党员突击队手中解决了!”兰州铝业电解二厂主管王学己擦着额头的汗,指着智慧屏上平稳的曲线说道。他口中的难题,曾是困扰500千安系列电解生产多月的瓶颈。
今年初,兰州铝业党委组织开展“以一为基谋新局,勇争第一创价值”大讨论,将37项生产难题列入党建攻坚清单。王学己所在的党支部牵头成立突击队,连续半月蹲守电解槽旁,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推动原铝质量持续提升。这仅是兰州铝业“两带两创”项目的成果之一。
上半年,兰州铝业通过落实“四个零容忍”要求,强化首问责任制和重点事项督办,创新“9119”工作法,推行中层管理人员负面清单和干部考核“红、黄”牌及末位淘汰制,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啃下不少“硬骨头”,此类项目创效超1000万元。
四维改革:“瘦身健体”后的效率革命
“以前每个基地各有一套制度,现在232项制度完成‘废改立’后,全公司拧成了一股绳。”该公司管理创新部制度主管支重阳翻着新制度汇编说。
自5月份以来,兰州铝业锚定“破除管理壁垒、释放发展动能、锻造产业标杆”的改革目标,通过“重理、重建、重构、重塑”四维改革重构运营管理体系,管理机构压减35%,中层干部压减33%,基层管理人员职数压减12%,形成了“层级精简、流程顺畅、响应敏捷”的运营格局,让企业管理彻底焕新。
这场改革构建的“1113”全新运营模式,打出“破壁垒、强队伍、激活力、优资源”的改革组合拳,实现了三基地能力聚合、资源共享。
极致经营:从“成本账”到“创新账”的双赢
“兰州基地电解铝成本每吨下降371元,连城基地下降321元,这账还要算得更细!”该公司财务部成本主管王东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降耗数据。
今年以来,兰州铝业践行极致经营理念,落实“两最成本”策略,推动成本竞争力争先进位,让每个班组都成了“算账能手”。在炭素二厂,“1+6”对标新体系正发挥威力。“我们对内四比、对外四比,逐项拆解对标,形成公司推动、专业和工序链主驱动、基层班组互动的全系统穿透对标管理模式。”该公司成型四工序主管周立旻指着对标看板说。
更亮眼的是新能源应用——自备电厂通过“年统筹、月平衡”建立灵活调峰机制,用电结构中新能源占比提升至65%。科技创新同样成效显著。兰州铝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卯志强告诉记者:“上半年科技创效近4000万元,成为利润增长的‘隐形引擎’。”
筑牢底线:安全里的“真金白银”
“这个月安全奖励发放了800元,干活更有劲了!”连城基地合金二厂老马的话,道出了安全激励机制的效果。
兰州铝业通过推行安全生产累进激励,上半年兑现120余万元奖金,带动隐患排查数量同比增长40%。公司坚持以标准化创建与智能防控筑牢安全防线,聚焦深井铸造、输送皮带机等重要风险点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1项,高质量完成2174项SOP编制,并对16个SOP完成视频化制作,推动安全根基更稳固,稳健发展底气持续增强。
当前,兰州铝业已在上半年党群和生产经营工作会上明确下半年方向——以奋力超越的姿态推进工作,力争实现挑战目标,把“双过半”变成“全年旺”。这家老牌铝企正以改革为旗、责任为笔、奋斗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续写新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