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的训练场内,砖块轻叩与灰刀刮抹的声响交织成奋斗的旋律。来自甘肃金昌技师学院的王嘉树,正以专注的神情、精准的动作,在砌筑工位上践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作为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砌筑赛项甘肃省代表队选手,他以“零误差”标准为标尺,用日复一日的淬炼,诠释新时代技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对标国际标准 毫厘之间见真章
世界技能大赛的严苛标准,是王嘉树备赛路上的“灯塔”。砌筑赛项要求在15小时内完成两座结构迥异、细节繁杂的砌体模块,近百个测点的检验容不得丝毫偏差。为攻克这一难关,他深耕“三一砌法”精髓:一砖定位如坐标般精准,一灰厚薄似标尺般匀称,一揉力道必达入微之境。砖缝宽度以指为度,却承载着结构的稳固;墙面平整度堪比镜面,需抵御环境变化带来的分毫变形。每一块砖的落点,都是与国际标准的对话;每一次砂浆的压实,都是在方寸间雕琢匠魂。
坚持打磨技艺 汗水浇灌硬功夫
清晨微光与夜晚灯火,见证着王嘉树的执着。每天12小时高强度训练,从放样、切砖、抄平到组砌、校正、勾缝,每一个环节都按世界技能大赛规则精密运转。弓步弯腰的姿势恒定如雕塑,托举砖块的手臂稳若机械,目光巡睃墙面的轨迹精确如仪器——他以身体为标尺,在重复中逼近完美。工装被汗水浸透又风干,砖墙上的斑驳印记,是他与自己较劲的勋章。
面对切砖角度偏差、砂浆配比精准度等难点,王嘉树结合赛项技能标准反复推演,自制20余组异形砖模拟构件强化训练,将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他常与教练团队研讨至深夜,针对不同墙体结构总结出“分层找平法”,大幅提升砌筑效率与稳定性。训练日志上密密麻麻的参数记录与改进方案,字里行间皆是对“工匠精神”的注解。
秉持初心使命 技能报国再出发
“技能报国”不是口号,而是王嘉树备赛路上的行动指南。作为甘肃技能人才的代表,他深知肩上的责任——不仅要展现个人技艺,更要传递陇原工匠“踏实肯干、追求卓越”的作风。从省级选拔赛脱颖而出到备战国赛淬火打磨,他始终以“为国争光、为省添彩”为目标,将对家乡的热爱融入每一道砖缝。
如今,王嘉树正以最饱满的状态冲刺备赛,在砌体平整度、灰缝饱满度等细节上持续精进。他说:“每一块砖都有使命,每一道缝都藏匠心。”当水平尺扫过他筑造的墙面,那坚实平整的印记,既是对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一位青年工匠献给大赛、献给家乡、献给时代的青春誓言。
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王嘉树将带着甘肃人民的期盼,以砖石为笔、砂浆为墨,在毫厘之间书写对极致的追求,让工匠精神在技能报国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