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5日电(记者胡了然)随着云南省昭通市今年推出的“镇镇有托管”服务落下帷幕,这项有效破解留守儿童无人看管难题的举措迎来效果盘点:全市开设997个公益托管点,累计为1.6万余名留守儿童提供照护、教学等服务,在乌蒙山深处织就一张坚实的“朝夕守护网”,深受群众欢迎。
昭通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260万名,全市将留守儿童的假期照护和成长陪伴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暑期开发近千个公益托管点,其中95个点位依托校舍资源,发挥学校规范管理优势;902个点位嵌入社区(村)儿童之家、养老服务机构等场所,将服务延伸至孩子“家门口”。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托管路径。昭阳区红路馨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整合社区资源打造“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同步提供儿童托管和老年照料服务;盐津县聚焦隔代抚养难题开设“家长夜校”,帮助祖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隔代抚养能力;威信县组织红色主题教育、体验传统非遗项目等特色活动,让暑期托管不止于室内教学。
城乡暑期托管服务网络顺利运行,离不开志愿力量的精心滴灌。团组织联合民政、妇联等多部门,面向返乡大学生、本地教职工等群体,按师生比不低于1:10的标准招募2847名志愿者,定向招募,高效配置,就近分配托管点,提供课业辅导与心理陪伴。
据介绍,昭通正推动“暑期守护”向“日常陪伴”延伸,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专业力量支持,积极探索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让亲情不缺席、关怀不离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