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通讯员 尚学娟
绿意盎然的田野,古木参天的村落,潺潺溪流穿村而过……坐落于红豆杉景区的舟曲县城关镇庙沟村,恰似一幅徐徐铺展的田园山水画卷。

舟曲县红豆杉景区紧邻白龙江和国道345线,地处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过渡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引人注目的是,景区内广泛分布野生红豆杉,漫步其间,犹如置身红豆杉王国,尽赏自然之神奇。其中一株树龄逾800年的红豆杉,经专家鉴定为甘肃省目前发现的最大植株,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探访的“明星景点”。
以往,庙沟村村民“靠山吃山”,多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生,长期面临“守着绿水青山却找不到发展出路”的困境。当地旅游业虽初步发展,但多以粗放型农家乐为主,未能形成规模与特色,群众生活也未得到显著改善。
转机源于对自身资源的重新审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自然人文底蕴,庙沟村开启了从“守绿”到“兴绿”蜕变之路。

2024年6月,庙沟村党支部立足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倾听民声、汇聚民意,精准把握村情。他们打破村域界限,主动联合沙川村、东街村、北街村,创新采用“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整合人力、土地和村集体资金等资源,分阶段推进红豆杉景区露营基地建设。
今年5月,庙沟村以“差异化、精品化、体验化”为突破口,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挖掘千年红豆杉独特的地域IP价值,精心打造甘南州首个乡村咖啡品牌“红豆咖啡”,将现代咖啡文化与传统乡村风貌巧妙融合,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消费体验。同时,创新推出“哪吒闹海”“红豆相思?千年神树”“红豆邮局”等主题网红打卡点,构建打卡矩阵,实现文化创意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打造“旅游+”多元业态,培育休闲经济新的增长点。
如今,驻足红豆杉基地,柴火噼啪作响,火锅、烤全羊的香气弥漫乡野。星空帐篷旁,游客三五成群,或驻足赏景,或品尝美食,或拍照打卡,生动勾勒出乡村发展的新面貌。
“露营基地自今年重新营业以来,生意非常火爆。目前设有13个桌位,提供烤全羊、柴火鸡、火锅等特色美食,周末及节假日常常满座。尤其是林下火锅项目,已累计接待游客3200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5万元。”红豆杉景区露营基地运营负责人张鹏飞介绍道。
近年来,庙沟村积极探索“党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带动村民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亲子游等业态,走出了一条集休闲度假、避暑旅游于一体的乡村发展之路。

曾经深藏山间的庙沟村,不仅书写了藏乡儿女点“绿”成“金”的生动故事,更成为无数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截至目前,红豆杉基地已吸纳14名未就业大学生和闲散劳动力稳定就业,带动临时用工925人次,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9.9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今年1月至7月,舟曲县累计接待游客145.28万人次,同比增长30.3%;实现旅游总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13.4%。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一次次创新探索,折射出舟曲县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日舟曲,“颜值”不断提升,“气质”愈发彰显。舟曲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将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产值”,在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赋能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