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金融之力 彰显工行担当——工商银行武威分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5/09/15 16:3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徐创东 魏佩

□ 徐创东 魏佩

这是一份以奋斗为笔、以光阴为卷的发展答卷,厚重扎实、催人奋进——

精准滴灌、赋能产业,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贡献了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工行力量”;

党建引领、创新发力,夯实凝心铸魂硬支撑,塑造了文明润心、引领风尚的“工行品牌”;

心系民生、悉心服务,打响优质服务暖心牌,传递了扎根武威、情系万家的“工行温度”……

工于至诚,行以致远。作为扎根地方的国有大行,工行武威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的“五化”转型上深耕细作,在服务实体经济主战场、助力乡村振兴第一线、发展普惠金融新领域、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践行社会公益新征程中,始终走在前、干在先,发挥了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谱写了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该行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成效显著:绿色信贷占比达38%(增速21%),制造业贷款覆盖52户企业、金额达1.64亿元,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8410万元,近三年向新能源项目投放贷款增速超53%。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净利润稳健增长,表内外融资总量持续扩大,本外币存款规模再上新台阶,核心经营指标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昂扬态势,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坚守金融本源 深耕“五篇”大文章

工行武威分行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紧扣区域战略部署,坚持精准信贷“滴灌”与高效服务赋能双轮驱动,持续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构建“银行+担保”“银行+财政”“线上+线下”等多维服务模式,既源源不断为地方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注入金融活水,更着力于破解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融资难”“弱担保”“缺信息”等痛点堵点,在以实际行动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发展与区域共兴的同频共振,诠释了新时代金融报国的使命与担当。

绿色金融“贷”动低碳未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特色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工行武威分行坚定不移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作为战略核心,深度融入“双碳”实践,聚焦风电光伏、节水农业、生态修复重点领域,创新推出“绿能贷”“生态修复贷”等专属产品,巩固绿色金融领先发展优势,绿色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以来,已支持风光电项目18个,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7亿元。在凉州区九墩滩,昔日黄沙漫漫,如今绿意渐浓,该行支持的三峡新能源、华电集团等光伏治沙项目,在荒漠上描绘出生机图景。项目实现固沙2.5万亩,年碳减排量达120万吨,成为绿色金融赋能生态治理的典范。在天祝松山滩,蓝天碧草间,高大的白色风机叶轮徐徐转动,成为一道壮美风景线。该行支持的8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可节约标准煤50.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3.55万吨。在民勤红沙岗,“追风逐日”的能源变革正火热上演,该行累计投放贷款9亿元,全力支持民勤县打造集“风光火核氢”多能互补、“发输储用造”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基地。这正是武威分行以绿色金融赋能生态治理与能源转型的生动写照。

普惠金融提质扩面。工行武威分行视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与可得性为核心使命,“一笔一画”做好普惠金融文章,足迹遍布武威商街村落。针对凉州农产品加工、民勤蜜瓜、古浪畜牧、天祝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农资e贷”“种植e贷”“养殖e贷”“经营快贷”等线上线下一体化产品,精准破解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持续打造普惠金融创新场景,结合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企业需求,丰富“场景+”产品体系;发挥银税互动优势,深化“税务+”产品体系;聚焦乡村振兴,打造“涉农+”产品体系,形成了“种、养、工、服、贸”百花齐放的贷款产品体系,切实以金融力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两年来,累计发放普惠贷款超16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超1200户、“三农”客户2525户,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今年新发放创新普惠贷款超2亿元。同时,优化个人信贷服务,近两年发放住房贷款6.5亿元、个人信用贷款4.7亿元、个人房抵押组合贷超6500万元,有力支持了居民消费与个体经营。

养老金融精准直达。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率,工行武威分行将养老产业作为“幸福产业”重点板块和“新服务”信贷布局重点领域,打造“普惠养老e贷”服务品牌,支持银发经济发展。以“适老化改造+智慧服务”双轨并行,全辖网点标配无障碍通道、智能叫号提醒、大字版柜员机,组建15支“银发服务队”提供上门办、方言服务等暖心关怀。定制“工银爱相伴”综合服务方案,整合金融与非金融资源,满足老年客户账户安全、渠道便利、权益活动等多元需求,提供触手可及的养老金融服务。同时,强化反诈宣传与技术防控,运用大数据建模、实时监测精准拦截可疑交易,守好老人“钱袋子”。“工行工作人员每月来社区教我们使用手机银行,还帮我们识别诈骗信息,真正守护了我们的养老钱。”天祝县退休职工李大爷称赞。2024年以来,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136场,惠及老年人1.2万人次;联合武威市卫健委上线“养老机构资金监管平台”,保障27家机构资金安全。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行社保卡超7.9万余张,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6.6万余户,养老金累计缴存额687万多元。

数字金融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所需。工行武威分行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以对外服务客户为重点,整合人才、系统、渠道等各类资源,推动科技、数据、业务融合发展,努力把金融产品服务融入数字经济中。聚焦科创企业需求,推出纯信用、高效率的“专精特新”场景贷,利率较同类产品低25BP,年内已为16户企业提供8400多万元融资,三年可节约财务成本超百万元。围绕现代产业需求,用好开放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科创e贷”线上平台,为天祝南阳山农业等3户企业提供15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形成金融聚合赋能的新供给、新动能。截至目前,该行专精特新贷款较年初激增97%,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幅高达139%,有效解除企业创新投入的后顾之忧。针对消费等重点领域,为市公安局机关食堂“量身定制”智慧食堂项目,集成人脸识别、多种支付及线上订餐等特色服务,显著提升效率与体验,创新银警合作模式。

科技金融向“新”而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工行武威分行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技术更迭、产业演进等领域支持力度,以优质金融供给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层分类、统筹推进,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做好产品匹配,提高服务覆盖率。聚焦武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9条重点产业链加强研究,为相关领域客户提供贷款支持。同时,紧跟国家关于支持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组织员工深入客户广泛调研了解需求,依托科技金融专营机制,建立再贷款服务专属绿色通道,提升响应速度。

强化政治引领 擦亮“党建”金招牌

近年来,工行武威分行党委以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提升为重点,把党建工作“化虚为实”“化软为硬”“化静为动”,着力构建以“党建+”为核心、“支部+”为抓手的融合模式,持续深化“四强”支部创建格局,努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树牢“一盘棋”,政治领航高位推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抓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政治素养。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支部”为单元,探索举办“青年周末沙龙”,组织年轻干部围绕经营管理等重点议题建言献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内化、转化,为服务银行决策咨询、服务业务拓展打牢坚实基础。同时,该行党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加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拧成“一股绳”,统筹谋划聚力落实。坚持把履行职责作为党建品牌创建的基础性工程,从构建严密的组织网络和创建党建品牌入手,在内容上,系统梳理、精准分类,规范党建工作模板,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菜单”,明确任务要素、细化工作环节;在载体上,利用“云课堂”平台和互联网手段,收集国内、省内、行业内的典型做法,精心设计“党建+项目”融合课题,明确“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推送党支部根据实际需求“点餐用餐”;在推进上,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明确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分管领导专门抓,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党群部门具体抓,推进优化培育、推广深化、巩固提高,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合成“一条心”,守正创新打造特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理念,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三纵三横”创建体系:纵向建立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责任链,横向贯通经营发展、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三大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理论+实践”学习模式,围绕武威光伏治沙、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推出“种植e贷”“养殖e贷”等专属产品;组织党员干部赴凉州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行动力。

时间无言,却能书写精彩诗篇。经过探索实践,该行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统领从“务虚化”向“务实型”、党建质量从“不均衡”向“全面硬”、党建品牌从“有没有”向“宽领域”“三个转变”,呈现出“一支部一亮点,一支部一成果”的生动局面。该行累计涌现总行级“大行工匠”1人、“总行最美家庭”1户,省级“巾帼标兵”4人,5户家庭获评“甘肃省分行最美家庭”,116人荣膺市分行“岗位明星”,今年,该行还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审,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武威地区以文明创建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标杆典范。

恪守为民初心 践行“人本”真情怀

挥毫泼墨写对联,新春祝福送万家。每逢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工行武威分行总是组织员工书法家到一线网点开展“送万福进万家”写春联活动,用一副副充满美好寓意的春联、福字,向广大客户送去了独特的心意。年年岁岁情不移,这是工行武威分行坚持人民金融本色、用心用情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优化网点布局,打造温馨场所。积极对接市民金融需求和消费市场,加快渠道建设与网点布局优化,不断完善线下各网点个性化、便捷化、综合化的特色服务,为客户提供专属智能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赋能渠道服务内涵,向客户及广大市民提供“歇歇脚”“喝口水”“充充电”“上上网”等便民惠民服务,将网点打造成为业务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宣传推广阵地和引流获客场所,并人性化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设置无障碍通道、免费提供现金袋等,向全社会传递深情款款的“工行温度”。

畅通贷款渠道,提供便捷服务。持续推进“个人金融银行”战略,不断加快个人按揭贷款和公积金委托贷款收单、审批、投放进度,让金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今年1至7月,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总量、增量、月均活跃客户数不断增长,累计投放按揭贷款2.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32%,委托贷款总量加速提升,较上年同期增长24.07%。同时加快结算、理财、基金、保险等服务能力整合,坚持落实存款保险制度,为客户管好钱、理好财。

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民营经济。主动对接民营、小微企业需求,打造“工行普惠样板”,在产品体系上架构形成了系列主题普惠信贷产品,打造由点到线及面至立体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武威工行普惠样板,让全市各大中小企业实体茁壮成长、动能澎湃。

深耕公益领域,传递爱心温度。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使命担当,踊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先后组建金融宣讲、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专业团队,常态化开展学雷锋行动月、重阳敬老日、扶贫捐赠、植树造林等品牌活动,精准化构建从社区帮扶到乡村振兴的文明实践网格。聚焦“一老一小”的特殊群体需求,创新打造适老服务驿站、儿童金融课堂等特色场景,让文明触角延伸至金融服务末梢。正如该行负责人所言:“荣誉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将深化‘金融+文明’融合实践,以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精业笃行又一程,继往开来启新章。立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工行武威分行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战略蓝图,紧紧围绕武威加快建设“两区两地”、加速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需求,扛实金融使命,精准信贷“滴灌”,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能源装备制造崛起,光伏“蓝”赋能产业“绿”;以绿色金融润泽国家节水行动,点“碳”成金;以普惠金融深耕“8+N”特色优势产业,厚植小微成长沃土;以养老金融构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屏障,守护万家安宁;以数字金融擘画“智慧城市”新图景,引领现代治理变革,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武威新篇章中奋力书写更加铿锵的“工行答案”,贡献更加澎湃的“工行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