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配电网显韧性 小山村点亮“安全灯”

 2025/09/16 11:44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李明娟 通讯员 彭雁鸣 苏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通讯员 彭雁鸣 苏伟

近日,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兰州、榆中县供电公司,对榆中县马坡乡哈班岔村低压交直流柔性混联智慧配电网开展专项巡检。作为甘肃省首个高海拔低压交直流柔性混联智慧配电网,该项目于2024年10月建成,在榆中山洪灾害中成功保障关键负荷供电,用科技为偏远山村筑牢电力生命线。

8月7日,榆中县遭遇连续降雨引发山洪,哈班岔村瞬间停电。危急时刻,村里智慧配电网的储能系统毫秒级自动切换至孤网运行模式,通过直流供电网络持续3小时为通信基站、应急照明等关键设施供电。“这3小时为我们应对灾害争取了宝贵时间。”村支书刘小琴指着村口光伏车棚说。8月9日20时,全村恢复正常供电。

据介绍,该系统依托村内2个配电台区,构建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及储能、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具备台区间功率互济、停电互助等功能。其包含的2.4公里750伏直流线路与48伏户用直流系统,实现分布式发电“发、储、用”无缝衔接;搭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桩、高效节能取暖等应用,已完成8户屋顶光伏智能化改造,将2台配电变压器增容至300千伏安。

“该项目不仅验证了黑启动、孤网运行的可靠性,更提升了供电质量与经济性。”国网甘肃综合能源公司项目负责人苏伟表示。数据显示,该智慧配电网使哈班岔村的绿电占比从32%跃升至74.2%,用电成本降低20%,分布式光伏消纳率显著提升,同时通过轻质光伏板、景观式风机等保护了兴隆山生态。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配网部负责人慕俊强称,哈班岔村的实践为高海拔、偏远地区稳定供电提供了可复制方案,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目前,国网甘肃综合能源公司正总结抗灾经验,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省内更多偏远乡村,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