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2025/09/23 10:2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沈博琼 通讯员 白勇涛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沈博琼 通讯员 白勇涛

  在甘肃省东部,历史文化名县镇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杏乡”,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思想家王符曾在此撰写《潜夫论》,革命前辈长征时期也留下了红色印记。如今,镇原正借助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走进镇原乡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低彩礼、婚丧简办已成共识,陈旧习俗逐渐消退;“文化三下乡”活动深入村落,戏曲、书画、科普讲座轮番上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非遗项目在这里真正“活”了起来——剪纸艺人以巧手剪出花鸟人物,香包绣娘以艾草香囊传承技艺并实现增收,书法爱好者在文化广场挥毫书写时代主题。这些根植乡土的艺术,不仅走出“深闺”,更筑牢了乡村的文化自信。

  镇原文化还在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剪云裳”剪纸品牌凭借乡土美学风格,在互联网赢得超亿次关注,使剪纸艺术从农家走向全国;2024年,剪纸服装亮相深圳文博会,传统与时尚融合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镇原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落成开放,成为文化展示与服务的新地标,首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的筹备更令人期待。

  镇原更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北石窟驿景区展现秦汉文化与丝路遗迹,潜夫山景区引领游客品读《潜夫论》的智慧,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太阳池、翟池、白马池等自然景观,鸡头山、原峰山等绿色山川,以及石空寺、玉山寺等佛教艺术遗产,共同构成“人文+自然+红色”的全域旅游格局。

  目前,全县拥有121家文旅企业、数百家农家乐和7家旅行社网点,开辟三条主题旅游线路,开发刺绣、“潜夫论”香包、肖像剪纸等百余种文创产品,年产值近亿元。年均百场文旅节会与体育赛事,不仅吸引游客前来,更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