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李明娟)10月1日上午,榆中县灾后重建6个集中安置点主体集中封顶,标志着安置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榆中县用足用好450户安置指标,坚持“一户一策”稳妥推进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实行“一日一调度、一天一小结”,突出抓工期、抓质量、抓造价、抓安全,紧扣9月底、10月底、11月底和“春节前”四个关键节点,用好“专班+行业+监理+审计+群众”五级监督机制,投入施工人员2000余名、机械设备160余台,吸纳周边受灾群众145人参与建设,平均日工资240元,通过三班倒连续作业高效推进安置点建设。目前,125户389人受灾群众楼房安置工作已于9月20日全部完成人房匹配,并同步启动农户入住衔接、手续代办、税费减免等前置服务。


据了解,6个安置点进展情况如下:小康营乡集中安置点占地6.5亩,安置38户139人,截至9月30日中午,1#、2#楼均已完成1至5层主体施工;新营镇八门寺村集中安置点占地51.72亩,安置49户184人,截至9月30日中午,主体封顶46户,完成总量的92%,当天完成主体施工;马坡乡马莲滩村8社集中安置点占地22.54亩,安置20户75人,截至9月28日,20户农房全部封顶;马坡乡马莲滩村1—5社集中安置点占地86.99亩,安置85户310人,截至9月30日中午,一层封顶85户,完成总量100%,二层封顶8户;马坡乡上庄村集中安置点占地36.41亩,安置50户184人,截至9月30日中午,50户农房全部封顶;马坡乡旧庄沟村集中安置点占地79.1亩,安置83户303人,截至9月29日,83户主体全部封顶。项目建设过程中,6个安置点分别吸纳周边受灾群众参与建设,实现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当日举行封顶仪式后,邀请村民群众对建设工人进行了慰问,营造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榆中县表示,将继续加快推进室内外装饰装修、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受灾群众早日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