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刘绣明 孔琼琼 王静
数据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关乎法律监督科学性、办案精准性及司法公信力。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通过严把“填录-校验-监督”三关构建全流程数据管控体系,切实保障数据真实、客观、准确,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数据基石。

在案件“填录关”上,该院聚焦源头管控,将案卡填录作为数据质量管控的首要环节。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与岗位练兵,强化办案人员责任意识,系统学习填录规则,明确错误填录对办案质效、司法公信力的负面影响及责任后果。案管部门对受理、审查、判决等关键环节案卡信息逐项复核,重点核查案件审结状态、判决结果、文书制作时效等核心数据完整性,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填录业务培训7次、业务分析会30余次,人工核查整改关键环节案卡信息300余条,确保源头数据准确无误。
在案卡“校验关”上,该院依托“数检通”“数据校验管家”等智能平台,对检察业务数据实施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通过预警指标快速识别异常数据,定期开展数据质量专项检查,聚焦金额填录、办案期限等易错领域,运用业务信息基础表工具比对案卡信息一致性,精准定位跨月修改、错漏填等问题,形成“监测-反馈-整改”闭环管理。2024年以来,核实案卡2000余项,实现业务数据准确率每月达100%。
在数据“监督关”上,该院建立常态化流程监控与数据监督深度融合机制。案管与业务部门协同发力,既核查填录问题又关注程序合规性,重点核查案卡与文书不一致、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对轻微问题口头提示整改,严重问题制发流程监控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反馈。同时与检务督察部门协同,将数据监管纳入业绩考核,形成“监督-考核-问责”刚性约束。2024年以来,发现问题47条,口头提示整改42条,制发通知书5份,实现监控实质化。
下一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业务数据监督核查机制,推动数据质量与检察工作同频共振,以数据“生命线”筑牢司法公正“守护线”,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