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以前翻高楼山得一个半小时,现在走武九高速隧道十分钟就穿过去了!早上在九寨沟看海子,晚上到武都吃烧烤,这旅程太惬意了。”10月3日晚,武都区万象街区的烧烤摊前,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一边品尝着特色烤串,一边向老板夸赞。这个国庆长假,随着武九高速文县至九寨沟段正式通车,陇南“朝九晚武”旅游新策略落地见效,全市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1至9月累计接待游客已达43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7.95%。
夜幕下的万象街区灯火璀璨,全长近千米的街区里,《诗经?蒹葭》情景演绎正在环形舞台上演,演员衣袂飘飘间,古诗意境淋漓展现。街区两侧,洋芋搅团、核桃饼等特色小吃香气四溢,熊猫电竞馆前的机甲熊猫玩偶引得孩童们驻足合影。“从九寨沟过来才两个半小时,没想到陇南夜景这么美,美食还这么多。”李女士的丈夫举着手机拍摄光影秀,镜头里的古建筑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据统计,长假前六天,万象街区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一倍。
交通动脉的贯通,让“朝九晚武”从构想变为现实。这条桥隧比高达82.3%的高速公路,历经五年攻坚克难,穿越12.26公里的高楼山特长隧道,将武都至九寨沟的车程从5小时压缩至2个多小时。在临江服务区的橄榄油主题体验馆内,游客们正亲手体验橄榄油压榨,服务区负责人介绍:“高速开通后,日均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不少游客都是看完九寨沟专程来陇南深度游的。”
交通红利的释放,离不开陇南对文旅基础设施的持续加码。在万象洞景区,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里,智慧入园系统让游客无需排队即可快速进入。“以前景区停车场满了要等很久,现在新增了500个车位,还有智能导览系统,体验感提升太多了。”本地导游张琪拿着新升级的电子讲解器,正为游客介绍溶洞奇观。今年以来,陇南已投入10.84亿元推进79个重点文旅项目,官鹅沟雷谷山索道、康县青龙山云道等设施相继投用,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体验。
品牌创建与业态创新同步发力,让陇南旅游魅力倍增。长假期间,官鹅沟景区的高空观景项目备受青睐,游客在索道上可尽览峡谷风光;文县白马河景区内,池哥昼展演、土琵琶弹唱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白马人民俗文创产品被抢购一空。这些丰富的业态背后,是陇南推进“文旅+”融合的扎实举措——今年已举办青泥岭山地挑战赛、非遗展演等活动251场,研发十大系列百余种文创产品。
火爆的市场背后,是陇南对服务质量的严格把控。节前举办的民宿客栈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成效显著,万象街区附近的精品民宿老板王建军说:“按照培训要求优化了服务流程,这个假期客人满意度达到100%,不少人还提前预订了明年的房间。”目前,陇南已新培育规上文旅企业17家,推荐9家民宿申报国家等级旅游民宿,市场主体的壮大让服务保障更有力。
数据见证热度。长假前六天,陇南重点监测的10家景区接待量均超最大承载量的80%,全市旅游花费同比增长35.74%。在陇南市文旅局指挥中心,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实时显示着客流分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一屏统览’系统,我们能及时调度运力,确保游客玩得舒心。”
深夜的万象街区依旧人声鼎沸,烧烤摊的烟火气中,来自各地的游客畅谈着旅程。武九高速上的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连接起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陇南的人文烟火。随着“大九寨旅游圈”融合不断深化,陇南正以“朝九晚武”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康养、观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