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当祁连山的晨光漫过河西走廊的绿洲,当黄河的涛声唤醒陇东高原的田野,当兰新高铁的列车穿梭在戈壁与绿洲之间,甘肃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土地,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诉说着“十四五”时期不平凡的发展故事。
这五年,是甘肃面对多重挑战承压奋进的五年。这五年,更是甘肃锚定方向笃定实干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擘画“一核三带”的空间蓝图,激活“四强行动”的发展引擎,深耕“七地一屏一通道”的特色赛道,做优“五量”文章的内涵价值,最终以经济跃升、产业升级、创新突破、民生改善等成就,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成色满满的时代答卷。
经济产业双跃升 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五年来,甘肃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产业支撑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方面,甘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2024年总量达到1.3万亿元。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6.0%,高于全国5.5%的平均水平,且自2022年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势头强劲。
第一产业方面,甘肃着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牛羊菜果薯药”全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总产值近5000亿元。甘谷辣椒、静宁苹果、武都花椒等品牌脱颖而出,“甘味”连续四年居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在农业产能上,甘肃玉米产种量、马铃薯生产原原种、中药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面积全国最大。
第二产业通过强工业行动焕发新活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2024年,全省全部工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6.9%,较2020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从22.2%增至3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8%,超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
如今的甘肃,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通过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全省累计推进14个重点产业链项目1835个、“三化”改造项目1424个,工业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装机新增5108万千瓦,总量达7463万千瓦。2024年,规上工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达814.7亿元、184.9亿元、1176.8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154.5%、74.0%、72.4%。
第三产业方面,甘肃实施服务业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24年限上服务业企业达1264家,较2020年增加282家。全省网络零售额从2020年的4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3.5亿元,年均增长10.1%。创新基建齐发力 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五年来,甘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强科技行动,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省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型甘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1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51.7%,稳居全国第二梯队。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武威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打破国际垄断,“甘肃造”肿瘤治疗设备走向全国。
在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智力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的同时,甘肃同步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能源方面,全省电力总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重点风电光伏基地、“三大”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甘肃启动陇电入鲁、入浙、入川三条特高压外送通道。
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全省12个市州通铁路,9个市州通高铁,铁路营业里程达6106公里,较2020年增加639公里。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5.93万公里,较2020年增加3.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里程8249公里,增加2249公里,新增通高速县区15个,累计达82个。
水利方面,引洮二期骨干及城乡配套工程建成通水,这一覆盖全省四分之一人口的“生命线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益。兰州水源地、甘肃中部供水、甘南州引洮(博)济合及景电二期提质增效等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全省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改革民生同频共振 发展红利普惠共享
五年来,甘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聚焦民生福祉短板精准发力,以改革突破激活发展动能,以民生改善夯实发展根基,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2024年省属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8793.06亿元、利润总额194.02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8.18%、130.37%。数字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超98%,“甘快办”线上办件量从2021年的115.1万件增至2024年的692.3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累计新增民营企业17.6万户。
数据显示,这五年,全省对外开放成果丰硕,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达615.4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一,较2020年增长61.8%。
甘肃始终把民生改善贯穿发展全过程,聚焦群众就业、收入、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民生福祉增进取得新进展,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五年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年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五年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个百分点。
五年间,“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超60%,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29个,较2020年增加3.99个。
五年间,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6.72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50个,更新改造燃气等四类地下管网6179公里、污水管网2525.51公里。
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陇原颜值文明跃升
五年来,甘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社会文明程度同步提升的良性互动。
甘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祁连山生态治理常态长效推进,自然保护区林草覆盖度持续提升,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区域占比增加37.5%。深入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黄河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8.2%。全面实施“三北”工程,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20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2.2%。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98.6%。
平安甘肃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刑事、治安案件较2020年分别下降44.1%、31.6%,刑事破案率创近10年新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深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2020年分别下降19.7%、22%。
“经过‘十四五’这五年,甘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更加有利,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进入国家重大战略叠加、重大政策加力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期,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上升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丁巨胜如是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