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魏永刚 赵将
近年来,会宁县新塬镇始终锚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核心方向,在建强基层堡垒、壮大特色产业、优化乡村治理上精准发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绘就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强基固本筑堡垒,激活党建“源动力”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会宁县新塬镇紧扣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以制度落实夯实党建根基。常态化开展“第一议题”学习、“三会一课”等活动,依托镇党委党校、“甘肃党建”App等平台,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4次,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组织集中学习19次,党员干部累计查摆问题442条,10个村级党组织主动认领民生实事114件。同时,通过举办“农村党员进党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班次,累计培训党员干部68人次;新发展35岁以下党员8名,其中产业带头人占比达75%。围绕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严格落实“三盘五审”制度,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7名,安排参与乡村建设、矛盾调解等实践锻炼20余次,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产业融合提质效,打造增收“强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会宁县新塬镇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党建引领、项目推动、产业发展”路径,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依托2300亩塑料大棚及千亩大棚西瓜种植区,今年全镇种植大棚西瓜近1800座,亩产达2000公斤、亩均收益8000元,带动6000人次本地农户就近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元。
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黑膜马铃薯、全膜玉米、小杂粮等特色种植,全镇种植面积达7.85万亩,建成千亩马铃薯“丰产方”示范点1个。聚焦村集体经济壮大,创新“党支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等多元途径,激活农村“三资”潜力。2024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0.6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25.27万元,村均收入25.63万元。

多元共治优服务,绘就和美“新画卷”
以治理效能提升助推乡村蝶变,会宁县新塬镇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让乡村更宜居、群众更舒心。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三级组织体系,划分网格48个、成立网格党小组36个,500余名党员包联1800余户群众,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0余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以文明新风涵养乡村气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整治高额彩礼、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硬化村组道路29.60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50余盏,改造卫生厕所1755座;通过集中清理、完善设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发动群众700余人次,出动机械75台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1400余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理模式全面推广。
如今的新塬镇,基层堡垒愈发坚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井然有序,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陇原大地上徐徐铺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