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张掖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郑朝华)“十四五”以来,张掖市以《“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遵循,坚持“三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系统治理,聚焦污染源综合防治,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张掖市持续跻身“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0城市”;1—9月,全市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100%。截至2024年底,全市8个国控、6个省控地表水断面均达Ⅱ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比例100%;山丹河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为巩固治理成效,张掖市以黑河干流Ⅱ类水质为底线,强化低温枯水期、汛期水质监管,落实“查、测、溯、治”全链条措施。同时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运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完成6座县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甘州区4个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划定147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此外,张掖市建立黑河全流域省际生态补偿机制,签订两轮协议,连续5年获省级奖励8497万元;与青海海北州及酒泉、金昌等地建立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机制。目前已建成6座、在建7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编制,水环境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