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金秋送爽,金叶满枝。10月18日的徽县嘉陵镇田河村,千年银杏树身披“金甲”,嘉陵江水潺潺伴奏,徽县2025年“千年银杏·多彩嘉陵”银杏文化体验暨农文旅赋能促消费活动在此启动。来自各地的游客与村民齐聚“银杏梦谷”,共赴一场以叶为媒、以文聚气、以旅惠民的秋日盛会。

上午11时,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开场舞《鼓镇金叶天》率先登场。舞者身着金黄服饰,舞姿灵动如银杏落叶翻飞,与身后连片的银杏树相映成趣,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后,小合唱《嘉陵谣》唱出江畔人家的烟火气,快板《徽县新韵》数说乡村振兴新变化,河池小曲《银杏树下盼君来》则用婉转腔调勾勒出古村风情……一个个充满地域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孩童追着飘落的银杏叶奔跑,构成了一幅热闹祥和的秋景图。

“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初识徽县因金徽酒香沉醉,回眸便为山水情留恋。”启动仪式上,徽县县委书记王福全的致辞满含热情。他说,近年来徽县紧扣“大景区+全域乡村游”定位,从嘉陵江漂流的惊险刺激,到通天坪康养的宁静惬意,从榆树老街的丰收图景,到永宁老街的红色记忆,再到文池、稻坪等和美乡村串珠成链,已打造出全年不断档的文旅场景。此次活动既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建设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实践,更是扩内需、促消费、助振兴的具体行动。

活动现场,最吸引游客的莫过于设在银杏树下的特色展区。名优特产及非遗文创展里,徽县紫皮大蒜、手工挂面整齐码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竹编、刺绣技艺,引得游客驻足下单;特色美食展前,热气腾腾的徽县炒面片、香甜软糯的核桃饼香气四溢,大家排队品尝,直呼“地道”。另一边,书画爱好者支起画板,以银杏树、江水为景写生创作;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穿梭林间,捕捉金黄树叶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书画图书进景区”摊位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挑选书籍,让墨香与桂香交织弥漫。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千年银杏树,还尝到了当地美食,感觉特别惬意。”来自陕西汉中的游客李霞女士笑着说,她已约好同伴去逛榆树老街,深度体验徽县之美。而来自兰州的企业家张先生则更关注合作机遇:“徽县的生态和文旅资源太优质了,我想深入了解下投资政策,希望能参与到这里的发展中来。”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推出系列体验项目,以千年银杏树为核心IP,串联起“赏、吃、购、游、学”全链条服务,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徽县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也为当地农特产品打开销路,带动村民增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