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新生:“IP突围”到商圈“多核”时代——聚焦兰州商业变局系列报道之三

 2025/10/21 09:5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曹志政 马如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曹志政 马如娟

  从零散摊贩到集中卖场,从传统百货到商业综合体,兰州商业的变局与迭代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岁月交替间,虽有老商圈在时代浪潮中逐渐淡出视野,但更多新商圈顺势崛起、新业态蓬勃涌现。如今的兰州,已迈入以商业综合体为核心、多点布局、多业态共生的商圈“多核”时代。

兰州老街上线沉浸式路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市民打卡。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创新场景 激活消费新IP

  商业风云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街区正通过沉浸式改造重塑业态场景,将黄河风情、丝路文化、古建筑特色融入街区建设,在丰富商业内涵的同时,打造出一批让人“愿意来、留得住、还想逛”的消费新IP。

  在兰州老街的沉浸式剧场,观众佩戴AR眼镜后,不仅能“穿越”到千年前的丝路集市,与虚拟的胡商讨价还价,还能通过手势互动触发隐藏剧情,解锁关于敦煌壁画、铜奔马的文化密码。这种“科技+文化”的体验式场景,不仅让传统商业空间焕发生机,更成为百货业态向“体验型消费”转型的重要方向,为商圈注入差异化竞争力。

  “兰州老街如何把这些资源与甘肃的历史文化结合,让商业不只是‘卖东西’?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负责2025年兰州老街“五一”沉浸式文旅活动的甘肃佳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祁金说。

  最终,团队确定以沉浸式文旅盛典为主线,串联起多主题篇章和互动环节。让游客在逛街之余,还能通过互动剧情感受黄河文化、敦煌文化的魅力。“这样既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又能为街区营造独特氛围,形成文化吸引力与商业汇聚力。”

  这场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文旅盛典成效显著,“五一”期间,兰州老街以“河西走廊?金城古道”为主题,实现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我们要让沉浸式商业街从‘网红’变‘长红’。不只是吸引游客来‘打卡’,更要通过互动产生情感共鸣,留下长久的消费记忆。”祁金说。

  “特色IP”破局 重构消费新生态

  从单个商业体的IP矩阵,到文化IP赋能街区,再到全省“一市一品牌”的IP培育规划,甘肃正以“IP”为核心纽带,串联起商业升级、文旅融合与全域消费,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商业破局之路。

  8月30日,兰州城关区青白石片区热闹非凡,兰州杉杉奥特莱斯五周年庆典暨西北首座花园式奥莱启幕仪式在此举行。全新升级的商场,以“五年蝶变,花园里的城市狂欢”为主题,借店庆季,从区域型商业体一跃成为兰州人打卡的城市级文化消费目的地,这正是百货业态通过IP打造实现能级跃升的典型案例。

  走进焕新后的杉杉奥莱,绿意扑面而来:7000多平方米地面换上防滑地砖,全广场完成防水工程,外立面与照明系统全面升级,整体绿化面积增加50%;原本单纯的顾客服务中心,也升级为含VIP接待室、文化沙龙区的微型“文化体验站”,让购物多了几分人文气息。

  而杉杉奥莱的破局关键,在于构建起西北首个“文商旅居生态圈”,打造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城市级IP活动矩阵。每月开跑的“冲兰马?杉顶跑”,每场都能吸引数千人参与,成了市民健身与社交的新选择;“杉顶火火节”将河南非遗火艺、少林十八铜人、甘肃崆峒武术等传统文化搬进商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杉杉奥莱的升级,不仅推动青白石片区蜕变为‘宜居商圈’,更印证了‘商业赋能城市更新’的实践成效。”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支持商业体以“IP+消费”为核心,打造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推动百货转型、商圈扩容与消费生态优化。

  不只是商业体IP,文化IP与商业空间的深度融合,同样为甘肃商业注入新活力,让消费场景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此前备受关注的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演艺街区,作为我省文化IP赋能商业的典范。自运营以来,街区累计接待游客已超35万人次,单日客流最高突破8000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近三成,真正实现了“文化引流、商业变现”。

  协同发力 迈向消费新时代

  一边是传统百货在新兴商业冲击下的生存困境,一边是转型案例交出的亮眼答卷,甘肃百货业正站在“迭代新生”的关键路口。从闭店潮的阵痛到创新模式的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已在兰州的一系列实践中逐渐清晰。

  机遇与挑战并存。近日,兰州部分商场借周年庆交出的“成绩单”便很有说服力。兰州杉杉奥特莱斯以“杉顶花园奥莱”为主题,推出优惠活动,叠加线上团券与线下活动,10天销售额破7600万元,客流超26万人次;欣大百货用“巨型扭蛋机”“儿童剧场”吸引家庭客群,消费者云集;国芳中心以“秋季时装周”为核心,联动餐饮实现“购物+餐饮”双场景联动,商场天天爆满。

  如今的周年庆早已跳出“打折促销”的单一模式,通过全维度体验升级,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窗口”,推动“客流—转化—口碑”的良性循环,也印证了百货业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融合实现升级的可行性。

  更具突破性的是“商业+文体”的全域联动,这一模式直接拓宽了百货业的发展边界。兰州马拉松赛后,参赛者凭号码布就能免费体验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文化街区活动、游览黄河楼;中乙联赛期间,球迷凭球票可在万达茂享受餐饮折扣、购物优惠;演唱会落幕后,观众持票根还能延伸至商圈购物、景区游览。一张“票根”成为串联文体赛事与商业消费的关键纽带,让文体热度真正转化为消费动力。

  从传统零售的“卖货思维”到新消费场景的“体验思维”,从单一百货的“单打独斗”到百货、商圈、消费的“协同迭代”,甘肃百货业的破局之路虽布满挑战,但已有清晰路径。

  2019年,兰州最大规模的商业新地标兰州中心开业;2023年,吾悦广场、万象城、万达茂等三家购物中心陆续落地兰州,新兴商业综合体凭借多元业态吸引大量客源,成为一个个新崛起的“核心”商圈。

  “只要紧跟消费趋势,找准自身定位,持续以百货升级带动商圈扩容、以商圈扩容推动消费提质,形成三者协同发展的生态,甘肃百货业一定能迎来新的发展春天,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钱国权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