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何舒婷
静宁苹果,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在这条富民产业链上,静宁县税务局立足职能,以政策落实为笔、以服务优化为墨,为苹果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政策“精准滴灌”为产业蓄能
苹果丰收季,静宁税务干部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加工车间,将税惠政策送到产业链各环节。
针对小规模果农与合作社,重点宣讲“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用通俗语言帮果农算清“丰收账”,让政策红利直接惠及种植端。
面向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化身“财务顾问”,辅导其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将真金白银的税收“红包”精准送达。政策的“退”“免”,不仅降低了产业运营成本,更为企业在品种改良、技术升级、市场开拓上挤出宝贵资金,推动静宁苹果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
服务“提质提速”让办税无忧
为让税惠政策落地无堵点,静宁县税务局持续优化办税服务,打通便民“高速路”。“以前开个发票得跑镇上,旺季根本抽不开身。现在在村口便民点,税务干部教我用手机开电子发票,几分钟就能搞定!”李店镇果农雷堆珍的话,道出了办税服务升级的实效。
此外,税务局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苹果购销旺季时,专门设立“苹果产业专窗”,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针对合作社与企业的复杂涉税问题,组建“税务管家”团队,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让果农专心务果、企业安心经营。
赋能“产业升级”促价值攀升
从“论斤卖”到“论个卖”,再到深加工产品走俏高端市场,静宁苹果的价值跃升背后,离不开税务力量的支撑。当静宁苹果产业向果汁、果醋等深加工领域延伸时,税务部门及时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企业投入创新。
“近两年,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减免超67万元。这笔钱全投到NFC果汁新品研发上,成功打开了北上广等高端市场。”甘肃德美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建安说。
接下来,静宁县税务局将继续聚焦苹果产业全链条,通过精准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模式、深化产业赋能,为静宁苹果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税务支撑,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