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西北开放安全屏障 谱写丝路发展新篇章——兰州海关“十四五”时期促进甘肃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10/22 10:28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王耀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10月21日,兰州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十四五”以来兰州海关在守护国门安全、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十四五”以来,兰州海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促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该关累计监管进出口货运量持续增长,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突破600亿元,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兰州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实施“智关强国”行动,在全国首创的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监管模式,将通关时间从近200小时压缩至30小时以内,为企业节约成本超亿元,这一改革入选2024年国务院减负典型案例。

  随着试点扩大至白银有色集团,2025年1至9月,关区进口铜精矿103.2万吨,货值17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1.6%。

  政策的精准滴灌激发了市场活力。五年来,甘肃省外贸进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3.9%,2024年进出口规模创下近十年新高,突破600亿元大关。通过税政调研推动5项税则调整建议落地,为企业增收逾3000万元;实施多元化税收担保,为企业节省成本近1000万元。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甘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海关助力下焕发新生机。文化产品出口成果丰硕。敦煌文创陶瓷、静宁剪纸实现首次出口;“丝路花雨”“兰小五”等文创产品远销海外;庆阳香包已进入1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新增备案企业11家,“敦煌文创”等14项商标获保护备案,《丝路花雨》和“庆阳刘兰芳香包”分别实现全省首部文化作品著作权和首个民俗产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

  科技赋能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关区“两步申报”应用率达33.71%,“远程查检”“批次检验”等改革深入推进。伴随着AEO认证企业从5家增至10家,这些企业2024年进出口值已占关区进出口总值的63.84%,成为外贸“稳定器”。

  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增多且更趋活跃。“十四五”期间,全省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1548家,且呈逐年增加态势。“十四五”期间,全省金属矿砂进口1289.6亿元,年平均增速达22.5%。

  新能源产品出口实现跨越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零部件年度出口值从不足百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全省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零部件出口10.6亿元。“新三样”产品出口连续三年实现倍增,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破亿元,达到3.5亿元,比2021年全年增长70.9倍。

  特色产品出口创历史最好成果。“十四五”期间,全省有361种特色农产品销往全球131个国家(地区),出口总值达132.8亿元,202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37.4亿元,年度出口规模创历史最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甘肃经济日报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新媒体